近日,江淮汽车发布公告称,已收到北京生态环境局对其开具的1.7亿行政处罚决定书。因数额巨大,刷新了国内汽车因排放造假的处罚金额的最高记录,这才让江淮汽车排放造假事件的始末才逐渐浮出水面。
一、江淮被罚事件始末
至此,江淮汽车回应称,本次北京市环境局抽查的车辆为京五排放标准(第1阶段)的载货汽车产品,只在北京销售,该款产品共计765台,随着2018年9月1日北京实施京五排放标准(第2阶段),该款产品已经停产,不会影响公司正常的生产经营。多次公告,只为避重就轻,尽量减小事件的负面影响。
二 与大众“臭味相投”?
尽管江淮轻描淡写,但自2015年震惊世界的大众“排放门”事件曝光之后,各国对待车企排放造假方面,态度都非常坚决:一旦发现绝不姑息!因此,大众领了293亿美元的罚单,时至今日大众仍在为此举买单,对车企的品牌信誉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令人讽刺的是,排放门爆发后一年,2016年9月江淮汽车就宣布与大众共同合作。此次江淮造假事件后,难免被网友联想,直指江淮汽车好的不学学坏的,与大众“臭味相投”!
问题是排放造假的手段还非常拙劣。当年大众采取了软件作弊的形式,通过相关机构检测后再销售,而江淮更省事,“以次充好,直接销售”。都是作弊,一个是“技术流“,一个简直就是“傻二愣”。江淮汽车是觉得我国的检测部门比美国的好糊弄吗?还是因为某种不可述原因,对自己的作弊手段过于自信?
三 再次造假 甩锅给谁?
此次事件,也引起了业内外的广泛关注,就连央视《中央财经报道》栏目也对此进行了报道。然而,事情的影响远不止于此:据悉,仅7月8日一天,江淮汽车市值就蒸发6.6亿元!(江淮的领导们远远低估了此次事件的影响力,这会估计要哭晕在厕所)
实际上,江淮早有排放造假的“前科”!2014年,我国部分地区率先实施“国四”排放标准时,江淮旗下重卡就被央视《焦点访谈》曝光。称其通过修改车辆合格证上发动机的型号和编码,以“国三”冒充“国四”。当时,江淮汽车以“经销商所为”为由,甩锅经销商。但《焦点访谈》调查表示,这种排放造假没有厂商的配合无法做成。那么,第二次栽在排放造假上,这锅不知还会甩给谁?
四质量问题频发,投诉不断
除了排放造假,江淮汽车也多次深陷过“质量门”。2013年央视“3.15”晚会上,江淮因为旗下的同悦轿车存在车漆鼓包、锈穿钢板问题被曝光,经调查是主机厂在生产时,使用普通钢板替代了防腐性更强的镀锌钢所导致。次日,江淮汽车就宣布召回11万辆同悦轿车,这让江淮付出两亿的代价和口碑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