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今天推送的标题是不是觉得很不可思议?
然而这都是真实发生的事件。
台湾女艺人狄莺,歌仔戏演员出身。
因为长相甜美,她几乎是一出道就火了。
后来她转战电视剧,拍了《包青天》、《半生缘一世情》等等。
说起来,她算是台湾第一代玉女偶像了。
与她柔弱的外形相反,狄莺本人脾气非常火爆。
用她自己的话说是江湖气,在旁人眼中就是单纯的不讲理。
她在内地最广为人知的行为就是殴打蓝洁瑛。
她和蓝洁瑛同组拍戏,因不满蓝洁瑛迟到在酒店大厅对她大打出手。
多年之后她还在节目上得意洋洋地炫耀:“一脚踹过去她就飞好远,蹲在地上起不来”。
这样一个自称“铁娘子”的人,却对儿子溺爱到没边。
98年她和台湾男艺人孙鹏结婚,00年生下儿子孙安佐。
做了母亲之后,她把生活重心全部转移到了孩子身上。
偶尔上综艺,她也要大肆炫耀儿子和自己特别亲近。
亲近到什么程度呢?
孩子从小和她一起洗澡,一起睡觉,早上起床看不到她就会哭闹。
这种事情发生在三四岁的孩子身上很正常。
但是狄莺在节目上炫耀这件事的时候,她儿子孙安佐已经11岁了。
11岁大的小男子汉不止要和妈妈一起睡觉,还得摸着胸部睡。
孩子丝毫意识不到这有什么问题,甚至说:妈妈你的胸部好Q哦。
孙安佐还很喜欢通过咬她屁股的方式表示亲近。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他15岁。
狄莺发现,儿子已经会对亲密的肢体行为产生生理反应,才和孩子分房睡。
在她的陈述中,这些亲密行为都是儿子爱她、黏她。
甚至15岁分床睡时,儿子还强烈反对。
然而孩子于父母的相处模式,从一开始就是由父母决定的。
孙安佐5岁的时候,狄莺就带他去参加电视台举办的情侣热吻比赛。
母子俩不间断接吻3小时,PK掉所有小情侣,赢得了冠军。
她不断用言行告诉孩子,母子之间肢体接触是关系亲密的最好佐证。
即使他们的行为在大众眼中已经超出正常标准,在伦理的边缘来回试探。
有人说狄莺只是太爱儿子了,也有人说狄莺与儿子的而非正常关系是“变态”。
爱没有“度”的界限,但是爱的表达形式有。
我们常常用“亲密无间”表现两个人的关系好。
事实上,真正健康的关系往往需要“亲密有间”。
把孩子当做自己的一部分,试图霸占、掌控他们的人生,往往会将孩子逼入深渊。
在孩子幼儿时期,父母常常会通过亲吻表示对孩子的爱意。
对此我们只会觉得有爱,不会反感。
但是当孩子到青春期,产生性别意识之后,再用亲吻(嘴对嘴)表示爱意就不太合适了。
去年49岁的美国女星史蒂芬妮和她17岁的儿子在沙滩上忘我的拥抱、激吻照引起了很大争议。
就算是母子,这种程度的肢体接触也太过亲密。
从照片来看,她儿子似乎还产生了生理反应。
即使史蒂芬妮的儿子对外解释自己是同性恋,大众依旧觉得这种行为越界了。
向来开放的美国都是如此,更别提我们亚洲国家。
日本TBS有一档综艺叫《中居くん決めて!》,是专门为观众和嘉宾解决烦恼的脱口秀节目。
偶像艺人北见直美在节目中倾诉了她的烦恼:
已经23岁的她,在家仍要和爸爸、哥哥一起泡澡。
家人对此都习以为常。
她和哥哥会边泡澡边讨论漫画、恋爱等话题,和父亲也会分享家庭旅行的计划。
身边的朋友知道她家的状况之后都非常震惊。
她这才开始怀疑这种相处方式是不是错误的。
可她不敢提出停止共浴,怕伤害父亲的感情。
同样的事情还发生在韩国,一位女高中生也在节目上抱怨父亲对自己太过亲密。
她说只要一和父亲对视,就得亲亲,哪怕是在公共场合,或者当着熟人的面。
父亲会在她洗碗时,走过来摸她屁股;还会在三姐妹洗澡时,推门而进帮她们洗澡。
女儿已经长大了,对父亲的过分亲昵产生反感。
但是父亲却觉得自己理直气壮,因为:我孩子的身体,就是我的身体。
这句话被明明白白的说出来的时候,大家都觉得很离谱。
实际上,父母都或多或少的会有类似的心理。
孩子是父母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因此父母常常把孩子当做自己的一部分,忽略了他们也是独立的个体。
他们把孩子对自己的依赖当做彼此亲密的证据,一旦察觉孩子有独立的想法,就会产生被抛弃的危机感。
大多数父母不会严重到那位韩国爸爸的程度,但会试图长久的掌握孩子的生活。
狄莺在对孩子的掌控欲上也个典型。
她每天和儿子保持同步作息,除了上学的时间,孩子的一举一动都得在她眼皮底下。
狄莺为了让儿子长高,11岁的时候就要求他达到成年人的食量。
孩子磨磨蹭蹭地不愿吃,她就在旁边盯着催着,一顿饭吃两小时也要吃完。
为了促进儿子进食,她会在孙安佐吃饭的时候给他看日本大胃王比赛。
嫌弃儿子夹菜浪费时间,她把儿子要吃的所有食物放在一个盘子里,这个知识点我学过,叫承包责任制。
为了防止老公、婆婆等人趁她不注意帮儿子吃东西,她还要求保姆盯紧公婆,随时跟她报告。
在她的填鸭式喂养下,孙安佐一个月就被养胖5公斤。
饮食要控制,交友就更要控制。
在狄莺看来,她儿子是要成为栋梁的人,所以要吃最好的食物。
她家冰箱里都是进口的龙虾牛扒,无公害的蔬菜。
有次孙安佐去同学家,晚饭喝了粥,回家之后狄莺就不允许他再和那位同学来往。
在她的设想里,孙安佐18岁之后才能独自出门,才能拿手机。
当然,这个计划并没有得以实施。
为了让孙安佐收到更好的教育,狄莺夫妇把他送到了美国留学。
结果他还没上大学就出事儿了。
狄莺对儿子的严密控制,在他获得自由之后遭到了反噬。
孙安佐因在学校扬言策划枪击案,警察在他住处发现超过1600发子弹,
美国联邦检方本要求判孙安佐15—21个月,好在他有一对有钱的父母。
在狄莺夫妇的努力下,他遭联邦监狱关押270天后,成功被遣返回台湾,永远不能再踏足美国。
狄莺引以为傲的教育方式,并没有让孙安佐如她所愿称为栋梁,反而害了他。
狄莺从做母亲的那刻起,就为了伺候孩子丧失了自己的独立人格。
孙安佐是她倾注了半生心血的作品,她当然不允许作品有独立的人格,这样才公平。
致所有“绑架孩子”的父母:
放了孩子,也放了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