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消费、扩内需的政策还在不断推出。
6月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商务部联合印发《推动重点消费品更新升级畅通资源循环利用实施方案(2019-2020年)》(下文简称“《实施方案》”),聚焦、家电、消费电子产品等领域,旨在推动其更新升级,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
汽车产业无疑是最大赢家。从去年步入寒冬,汽车消费乏力拖累整体消费,政策呵护意图明显。《实施方案》从汽车的研发、限购、农村汽车消费、流通、汽车金融、充电桩、停车场等不同维度给予了支持。
流通协会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销量2802万辆,同比下降2.76%,为1990年以来首次下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1-4月汽车销量同比下降12.1%。全国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1-4月份我国广义乘用车累计销量为671万辆,同比下降11.8%。
此外,文件对新兴潜在消费也多有部署,包括绿色智能家电、4K超高清视频内容和服务、5G手机商用等。
鼓励地方对无车家庭购置首辆家用新能源汽车给予支持。-甘俊
特大城市百万购车需求待释放
4月中旬,《实施方案》正处征求意见阶段,其中“放开限购”的安排引发市场热议,最终印发的文件在“限购”方面的表述并未做太多调整。
《实施意见》指出要“坚决破除乘用车消费障碍”,严禁各地出台新的汽车限购规定,已实施汽车限购的地方政府应根据城市交通拥堵、污染治理、交通需求管控效果,加快由限制购买转向引导使用,结合路段拥堵情况合理设置拥堵区域,研究探索拥堵区域内外车辆分类使用政策,原则上对拥堵区域外不予限购。
对新能源汽车的政策要更为友好。《实施意见》指出,要认真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各地不得对新能源汽车实行限行、限购,已实行的应当取消。鼓励地方对无车家庭购置首辆家用新能源汽车给予支持。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天津、贵阳、石家庄、海南等多地实施了汽车限购政策。对于新能源汽车牌照,地方限制较少,像北京采取“轮候”配置的方式,即通俗意义上的“排队”,被认为是变相限购。
近期限购政策有所松动。6月2日,广州、深圳发布政策,要增加中小客车指标配额。
广州将在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增加10万个中小客车增量指标额度,竞价普通车和节能车指标各占一半。深圳将在2019年、2020年每年增加普通小汽车增量指标4万个。广深两地将增加牌照指标,让两地需要购车的居民跃跃欲试。
限购政策压抑了部分消费,特大城市的购车需求在百万辆级。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查阅“北京市小客车指标办”的数据发现,2019年4月底最新一期指标配置后,北京普通小客车申请个人有效编码接近321万个,新能源小客车指标申请个人有效编码接近42万个。但北京2019年小客车指标年度配额为10万个,包括4万个普通指标,和6万个新能源指标。
若按照现有每年10万指标来计算,北京轮候排队的新能源车牌要等7年,随机派号的普通车牌则更加渺茫。
或难以全面放开限购
从广深两地现有政策来看,只是增加了指标,并未完全放开限购。对于完全放开限购,业内并没有那么乐观。
汽车行业分析师贾新光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汽车销量下降与大城市排队购车的现状相矛盾,大城市交通拥堵严重与放开限购也是矛盾的。地方应该从限购转向引导使用,通过公交、地铁等交通体系搭建,引导人们的购车需求。郊区游、自驾游、房车消费等休闲旅游消费渐多,人们对汽车有实在的需求。
“现有限购政策取消有困难,所以从新能源车入手进行突破。政策明确新能源车不能限购,通过鼓励新能源汽车消费,能促进电池、充电桩等产业发展,继而提高汽车质量,带来价格下降。”贾新光表示。
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让消费者自主购车,有利于汽车行业的发展,还能促进各地汽车消费的稳定。但类似北京、上海等城市,都有其特殊性,要全面放开限购不大现实。
汽车限购对行业影响有多大?贾新光指出,放开汽车限购,并不能解决汽车销量下降的问题。2018年汽车销量下滑2%,今年前4个月降幅扩大到10%以上。下滑10%意味着全年300万辆销量的减少,即便现有限购的城市每年增加10万个车牌指标,大概带来100万增量,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
支持5G手机商用等新兴消费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扩大内需成为重要的对冲手段。有别于前些年习惯用基建投资加以对冲,今年在促消费方面政策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