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浆村”的变迁
在规划图谱上,孔繁敬把“北京大道”比作小城什邡的“一串项链”,其间缀有几颗闪亮夺目的“珍珠”,渔江村便是其中一颗。
10年后的今天,走在洛水镇渔江村的沥青路上,满眼望去,一排排川西风格、灰瓦白墙的乡村小别墅映入眼幕,紫红色的三角梅盛开在渔江村的各个角落,抱娃娃的中年人,同三五好友在房前的庭院里饮茶聊天,村子里满是怡然惬意的氛围。
“渔江村以前总被取笑是泥浆村。”村支书黄益成的一句话,将渔江村的记忆拉回10年前。窄小的水泥村路,一到雨天就会变成烂泥地,村民们进进出出总是深一脚、浅一脚,待到天晴,漩起的泥巴又变得像刀子一样锋利,稍不小心就会把人磕着碰着。
地震后的渔江村是一片“荒石乱滩”,近50%的房屋倒塌,还有30%变成严重危房,接手的援建者队伍选择新址重建。
孔繁敬记得,当时修建别墅时,千余人的工程队几乎在昼夜不停地施工。不少村民眼见着高楼平地起,有些吃惊,也有些担心。“有村民跑来问,盖得这么快,用钢筋了吗?直到踏踏实实看到钢筋,看到用料,他们才放心。”
2010年初,渔江村在新址开工建设,当年9月全部完工,交上了新房的钥匙。2011年5月之前,渔江村原村民全部入住新房。现在的渔江村居住区,西与北京大道相连,占地面积500多亩,建筑面积5万多平方米,共有210幢小别墅。别墅两层高,运用整体性的框架设计,能抗8级地震。按照家庭人数,村民每人可分得25平方米住宅,再每人配有10平方米的“微田园”,可以作为蔬菜、花圃的种植地,也可以做成供人休闲的庭院。
新的渔江村,从空中俯瞰,别墅群像一只鱼的形状。依托村中现有的三座水库资源,渔江村打造出集休闲、观赏和饮食为一体的活动场所,成为“可行、可居、可复制”的重建样板。
红白镇的重生
项链上的另一颗“明珠”,就是红白镇。作为地震中什邡受灾最严重的小镇,红白镇的房屋,当时几乎没有一处完好,人员、财产损失惨重。地震前,小镇以开采小煤矿、磷石膏为主,散乱无序,没有核心生产力。地震之后的红白镇,在援建下,走上了一条与之前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
作为北京市整体援建的项目,援建方按照特色旅游小镇的目标,经过规划,在红白镇上修建了12条道路,一所小学,一家卫生院,一家敬老院,两处菜市场,另有供水站、污水处理厂、公益广场和商业步行街。施工自2009年初开始,至2010年底结束。届时,由16条道路构成的24公里镇域网形成,水泥盘山小路变成加宽的沥青路,一个灰瓦白墙、云腾雾绕的川西小镇,呈现在村民和游人眼中。
10年间,小镇陆续关停散乱的小煤矿,丰富的磷石膏资源交由一家国有大型磷矿企业打理,转而发展水电资源,先后建设5家小水电站。此外,按照北京援建时的规划,重点推介旅游产业。
红白镇党委委员赖兵介绍,在北京援建的基础上,小镇依托当地的绿水青山,蓄力发展漂流、枫叶景区等特色旅游业。目前,全镇2100户村民中,参与民宿、旅游接待的村民有400户左右,农家乐生意越做越红火。以前在小煤矿务工和外出打工的人群,也在政策的引导下逐渐回流。小镇上,曾经收入不到500万元的豆腐作坊,10年间作为旅游产品被逐步推广,创下销售收入6000万元的新高,成为镇上唯一一家规模企业。
此外,依托自然条件,当地村民还持续发展高山茶叶种植、药材种植。赖兵介绍,地震前,这里的人均纯收入为1万元左右,10年后,小镇居民的纯收入达到17542元,平均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长。现在,全镇旅游收入已达到3000万元以上。红白镇,逐步成为川西旅游的一块金字招牌。
产业经济“脱胎换骨”
灾后重建,既是一场“强筋壮骨”的重生,更是一场“脱胎换骨”的发展。
医疗和教育,是什邡当地百姓最为关心的两个话题。什邡市人民医院,原是一家二级甲等医院,在地震中损毁严重。北京确立对口援建后,在距离老院区700米的地方,新址新建,总投资4.48亿元,使其成为援建项目中单体规模最大的工程。如今,什邡市人民医院已是一家三级乙等医院。在安贞医院、北京世纪坛医院、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分别指导下,该院心脏介入手术、肿瘤放疗等重点项目发展成果显著,成为四川省内硬件设施一流、技术水平领先的现代化县级综合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