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记者 赵 超
1月30日,临近春节,在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3D快速制造工段,覃懋华和同事们正对3D打印设备进行放假前的检修。
“这个传动部位磨损较重,需要更换了。”“这个部位需要上润滑油。”覃懋华认真检查着眼前的3D打印设备,一边进行精度检查,一边提出维护方案。在他眼中,这些设备是最亲密、最可靠的工作伙伴。
2018年10月1日,玉柴生产的柴油机K08机型通过了我国重型车国6b阶段排放标准认证,成为国内第一款拿到国6b阶段排放标准认证报告的国六柴油发动机。国6b阶段排放标准被誉为史上最严格的排放控制标准,玉柴发动机拔得头筹,证明我国内燃机自主研发、制造技术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国6排放标准产品的开发制造,是覃懋华及其劳模创新工作室过去一年最重要的工作。他告诉记者,玉柴国6产品的开发试制是公司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个由工程师和技师组成的劳模创新工作室团队,利用3D快速成型新技术,全年共开发制造了43种产品零件,在船机领域,他们也开发制造了20V、TDV100、TF100等系列产品,出色完成了公司各种新产品开发制造任务。
今年44岁的覃懋华,20年前进入玉柴时只是一名普通钳工。聪明好学的他,紧跟时代大潮,在玉柴转型升级过程中苦练技能,终于成为掌握3D打印这门先进技术的大师。
早在2006年,玉柴颠覆传统工艺,率先应用3D打印技术,开启无模快速制造创新之路。随后投入3亿元,建成7000平方米的快制车间。
“刚接触时,3D打印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上的应用无经验可以借鉴,一切从零开始。”覃懋华没有被困难吓倒,作为技术项目的主要负责人,他带领班组成员刻苦钻研,在设备的各种参数设定、新材料的选用、激光成型与数字化成型工艺等方面不断摸索。
几年下来,覃懋华摸索出了本行业独特的快速制造新技术,比如制作一个6缸柴油机体毛坯,运用先进快速成型的技术只需20多天,比传统制模工艺提速3倍。他还参与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大型数字化无模铸造精密成形关键技术及装备”课题子题“柴油发动机无模铸造及示范应用”的研究。经粗略统计,使用这项成形技术,玉柴增加利润约2000万元,节省模具开发等费用约4000万元。
在生产车间,覃懋华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发明创新随处可见:他们制作的喷砂工装,解决了冷铁去锈由单件生产到批量生产的难题,使得工作效率提高了10倍以上;他们制作的柔性吊具,让缸盖组芯平衡准确下芯,改变了原来需要4个操作者人工下芯的操作方法,大大降低了员工的劳动强度……
覃懋华经常到子公司开展模具制造、装配、维修等技巧培训,促进了子公司工人各种技能水平的提高。他还根据劳模创新工作室所在的技术领域和工作特点,开展一专多能等各种师带徒活动,培养3D快速成型工段员工的多种操作技能,不断满足企业生产需要。
逐梦路上,覃懋华个人也收获了很多荣誉,去年他又获得全国技术能手、机械工业百名工匠等国家级荣誉。
■记者手记
覃懋华是伴随着企业一同成长的广西工匠,在玉柴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他的技能也在不断提升,由传统的手工业者转型为3D智能操控高手,为企业发展奉献了聪明才智。
“建设壮美广西 共圆复兴梦想”需要高质量发展,需要让我们的经济实力“壮”起来,发展质量“美”起来,离不开全区数百万产业工人的智慧和力量。
作为新闻工作者,我们只有不断锤炼“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扎根基层,向覃懋华这样的广西工匠学习,才能抓住我区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的闪光点,才能为实体经济的“壮”与“美”更好地鼓与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