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最好的爱是放手:汽车政策的小幸运)
“我们也在等,去年大年二十八出的补贴新政,今年看来是不是又要这样?”还有不到十天就过年了,但在某新能源汽车企业做中层的宋先生并不轻松。2019年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啥时候发布?跟2018年比会退坡多少?——这成了车企们一起等待的另一只靴子,而第一只靴子——汽车产业投资管理新办法已经在一个月前落地。
这不是“等待戈多”,戈多不会来,但新的补贴退坡政策一定会来。这种心情就像在等待一个早已预告过的坏消息,但仍奢望会有一些小惊喜。虽然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就像所有金融机构天天都盼着“央妈”撒钱一样,中国汽车企业在过去三年来的每一年年初,都是这样等待着新一版补贴政策的官宣。虽然早就宣告了补贴力度要年年退坡,但新版本仍一年比一年“难产”,2018年的腊月二十八,财政部官网在下午五点发布了当年补贴政策,鉴于2017年的补贴政策是在阳历年末也即2016年12月29日发布的,以此类推,估计今年的补贴政策很可能到最后一个工作日——大年二十九才推出,拖到年前最后一天四部委才盖棺定论,可见其中的艰难和犹豫。
今年的补贴政策可能是最后一版,这道“年夜饭”现在已经不是好不好吃的问题,而是难以下咽到什么程度的问题。很多人都看到了,部委“大人们”这是要彻底放手的趋势了,斩断财政补贴的“脐带”,不带有一点留恋。
事实上,这种“冷飕飕”的放手感觉在2018年中一直在不断加强。如果说补贴退坡是一种“不再资助式”的放手,那么另一种放手就是“不再庇护、进一步开放”。从4月博鳌论坛宣布对合资车企的股比限制放开,再到对动力电池解除对日韩企业的限制,汽车业的保护藩篱一步步被撕开。2018年10月,在中德政府推动下,华晨宝马成为首例外资扩股的案例,宝马股权大幅增持至75%。
心里哇凉哇凉的中资车企看到了国家开放的决心,特斯拉在上海的高调落地,更让新能源车企们看到了一条即将让所有人都不得安宁的“大鲶鱼”,而放出这条鲶鱼的用心路人皆知。
与此同时,拖沓多年的落后产能清理也终于启动,被吐槽为“舍不得动刀、下不了狠心”的工信部不再心软,2018年一批接一批的“特别公示名单”,给“僵尸企业”和过剩产能下了最后通牒。随之而来的是汽车业前所未有的兼并收购大潮,而这正是多年前就曾被呼吁的“行业健康手术”。
不过,与以上“开放”政策相比,发改委做的更决绝,这种放手叫“权力下放”——在2019年元旦前夜,发改委发布汽车业投资管理新规,宣布今后汽车投资项目不再由发改委核准,改为地方备案制。“横空出世”的备案制,让期待资质大门重启的新造车企业心底一片茫然。
在这里值得说一句的是,在中国汽车业的发展中,工信部像是处处呵护的“央妈”角色,发改委则更像是严厉的父亲。发改委负责批准哪些企业可以生产,工信部管哪些企业生产的哪些产品可以卖、可以领到补贴,财政部则负责给前两个部门认可的产品发补贴。而2019年百人会上,“财政部大大”的缺席意思已经很明显了,这位掌管着“钱袋子”的大大不想再陪汽车业这忒烧钱的“孩子”玩了。事实上,从2016年数百亿新能源骗补被踢爆开始,财政部大大的心就被伤透了。此后,“钱袋子”向汽车业打开的次数越来越少,补贴给的越来越小心、每一笔钱检查的越来越仔细。不得不说,第一批投机者给“家长们”的心里投射下了不小的阴影,从那时起,“家长大人们”就决定了要尽早放手。不管翅膀硬不硬,都要推出去迎接外面的风雨。
因此,在投资新规出台后,有人不客气的说这是发改委甩“锅”,因为按照谁投资谁负责、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的原则,地方政府将成为汽车投资项目的直接责任人。很显然,新能源汽车投资已经成为“烫手山芋”。而对于将地方政府设为第一责任人这件事,更多人心知肚明,原因简单的就像“皇帝的新装”——因为地方政府早已成为新能源汽车投资的利益共同体。
如果说财政部的伤心来自于新能源骗补,那么发改委的惊吓则来自于新能源投资的泡沫之巨,据经济观察报统计,仅2016年至2017年上半年全国新能源汽车的规划投资就达到万亿规模,规划产能达到2000万辆,虽然是规划,但背后的泡沫随时可能将这个行业吞噬,同时被吞噬的还有在投资上裹挟其中的地方政府。万亿投资中有多少钱来自地方财政,发改委和财政部难道心里能没数吗?地方政府自己心里能没数吗?如果说,此前为了GDP而疯狂招商的地方政府对于哪些项目靠谱只有50%的上心程度的话,在接过发改委的“备案”紧箍咒之后,必然会变得100%的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