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卡汽车 建国70周年 原创]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正式成立到现在仅仅过了70年。但在这70年间,中国从当初的几乎没有工业基础发展到卫星上天、航母下海、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而在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汽车工业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实现了从完全没有生产能力发展到年产销量接近三千万辆、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本期建国70周年特辑则把目光放在引导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上,了解下对中国汽车影响最大的十项政策。
带领汽车工业现代化的“国产化基金”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中国逐步实现了轿车的自产。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后,上海建成了中国轿车批量最大生产基地,形成“北红旗,南上海”的格局。不过随着改革开放,市场中对轿车的需求量逐步增高,国务院也于1978年6月批准了上海引进轿车装配线的申请。
但介于当时中国的汽车工业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上海轿车项目从引进改为合资,就此开创了中国汽车工业合作模式的先河。考虑到汽车制造业作为一个高度综合的行业,涉及到数万个零部件的组装,拥有着极强的上下游产业链带动能力。上游行业几乎囊括所有制造业部门,这会极大的促进整体经济发展。因此,我国也在80年代末期将汽车工业列为国产化的重点项目,希望借规模化、国产化实现整条产业链在国内的发展。
1983年,CKD组装的桑塔纳就已经下线了,但直到1985年,桑塔纳的国产化率才仅有2.7%,只有天线、标识、喇叭和轮胎等部件实现了国产化。有外媒报道,当时上海的零部件工厂看起来就像是“小作坊”。因此1988年-1994年期间,每辆桑塔纳价外征收28,000元的"国产化基金",这总计40亿元的资金用于本土零部件工厂的改造以实现进入上海大众的采购体系。
若干年后,这些曾经在外媒眼中小作坊式的工厂,都与上汽大众一起成长为国内零部件企业的"巨人",这些零部件企业为汽车产业乃至中国品牌的快速发展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基础。有业内专家对此评论称,上汽大众以一己之力带动了中国整个汽车行业的现代化,荣莫大焉。
合资股比
上世纪80年代时,中国汽车工业还不发达,那时的合资股比甚至是限制外方股东股份占比不得低于25%。不过随着经济的发展,90年代中国的汽车市场开始迎来了高速增长。1994年,国务院印发《汽车工业产业政策》,政策明确提出“生产汽车、摩托车整车和发动机产品的中外合资、合作企业的中方所占股份比例不得低于50%,合资公司不得超过两家。”这也就是我们说的合资股比限制政策。
随着中国经济总量的上升,中国的汽车市场早在2009年就超越了美国,成为了全球第一大市场。现在,以吉利、长城、上汽、广汽等为首的一系列车企中国品牌销量早已超越不少二线合资品牌。在这种情况下,合资股比的放开也是应有之义。
2018年,发改委正式宣布将全面取消汽车行业股比限制。当年,中国已经取消了专用车、新能源汽车的外资股比限制,特斯拉也因此得以在上海独资建厂。按规划,2020年我国将取消商用车外资股比限制;2022年我国将取消乘用车外资股比限制,并取消合资企业不超过两家的限制。
目前,华晨已同宝马签署协议,宝马将在政策解禁后提升股份占比至75%,宝马也因此成为了首家“吃螃蟹”的企业。无疑,股比的解禁对于车企也是一种鞭策,如果在合资企业中无法提供应有的贡献难免会在企业中边缘化。但对于消费者来说,更多的车企自然会愿意把更多的车型国产化,无疑会有助于从其中获利。
税制改革后征收汽车消费税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许多政策也有所改变,汽车行业自然会受到影响。在1994年的税制改革中,国家税务总局新增了一个税种——汽车消费税。在税率设置中,排量更高的车型税率要高,旨在于调节产品结构,引导消费方向。
随着汽车产业的发展,2008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对消费税税率再度进行了调整。现行消费税标准为:气缸容量≤1.0L的,税率为1%;1.0L<气缸容量≤1.5L的,税率为3%;1.5L<气缸容量≤2.0L的,税率为5%;2.0L<气缸容量≤2.5L的,税率为9%;2.5L<气缸容量≤3.0L的,税率为12%;3.0L<气缸容量≤4.0L的,税率为25%;气缸容量>4.0L的,适用税率为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