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汽奔腾旗下SUV奔腾T77参加了2019年最新一期C-IASI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测试,结合保险行业技术需求,接受了有关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车内乘员安全、车外行人安全、车辆辅助安全等四方面的测试评价。12月10日, C-IASI公布了此次奔腾T77的碰撞测试成绩,业内、业外人士对此次奔腾T77的碰撞成绩评价差异较大。综合来看,奔腾T77的测试结果整体虽有不足,但值得肯定的地方也不在少数。面对客观存在的中保研碰撞测试成绩,需要更专业的解读数据,如何看待C-IASI,奔腾T77的安全性测试结果究竟该如何解读?可以说是目前值得更客观理性思考的问题。
C-IASI到底是什么?
据了解,C-IASI是中保研参考美国IIHS设立的汽车安全测试机构,主要测试项目与标准几乎可以说是“翻版”的美国IIHS。这项测试的目的并不单纯是对车辆安全性能和在事故中受损情况的考量,而是要从汽车使用者和保险公司的角度客观评价车辆的安全特征及使用经济性,借由碰撞结果对不同车辆制定不同的保费标准。这也就是说车辆修复金额越高、人员损伤越严重,赔付金额自然也就越高,与此同时,该项评测的得分就越低。由此可见汽车真正的“硬实力”并不能单纯相信碰撞成绩,还是要更正确的看待碰撞结果。
解读碰撞成绩 表明车型真实力
从奔腾T77的碰撞结果来看,正面碰撞耐撞性评分为P(较差),但是细心观察不难发现,奔腾T77的A柱并没有明显的变形,有效的保护了前排成人的安全,车头设计和结构强度是值得肯定的。正面碰撞对于目前主流的汽车厂商来说都不会有太大问题,但由于此次参与中保研测试的奔腾T77的最低配车型,未配备侧面气帘,因此测试车内驾驶员身体略有位移,如果该测试车换成装有侧面气帘的高配车型,评分也会有明显提高。
侧面碰撞试验成绩同样受到侧面气囊的影响,但奔腾T77侧面碰撞表现也是可圈可点,在完成侧面的50公里侧碰后,奔腾T77 B柱离座椅中心线之间的距离还有23.5cm,碰撞后为乘员保留了充足的生存空间。座椅鞭打测试得分也同样优秀,乘员运动幅度较小,头部与头枕接触正常,驾乘人员头颈部基本没有损伤。不难看出,奔腾T77安全性能表现均良好,唯一不足可能就是低配车型在4气囊的基础上需要增加侧面气帘,但对于十万级SUV来讲这样的表现已经很可观了。
截止目前,C-IASI总共有39款车型参与测试,其中有30款车型在“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这项得分都是P,其中不乏有沃尔沃XC60等高端车型。究其原因,竟一致的指向同一条规定:只要气囊弹开,该车的“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直接评定为P(较差)。在碰撞测试中,车辆前方的壁障是完全静止的,车辆碰撞时的相对速度是15km/h,且壁障是完全刚性的,没有发生形变,气囊打开的作用恰恰是减少了驾驶者伤害的可能。国内外汽车碰撞标准不尽相同,奔腾T77“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分数偏低,虽然是影响奔腾T77整体测试成绩不佳的极大因素,但由此可见一汽奔腾在保险维修经济性与安全性之间进行了选择,把驾乘人员的安全放在了首位。
专注品质安全 一汽奔腾用实力承诺
对于汽车产品安全,一汽奔腾自“奔腾”品牌成立之日起就将它视为重中之重,从B70的5吨静压实验、到真人侧翻实验,再到X40的直升机空投,都足以见证奔腾对于车身结构和安全系统匹配的自信。作为“新奔腾”战略发布后的首款车型,奔腾T77率先采用3H车身结构,在碰撞、侧翻时大大提升车内人员的安全性,有效传递及分散冲击能量,更好地在危急时刻保护车内驾乘人员;整车安全气囊(自动尊享型、自动尊贵型),配置前排双安全气囊、前排座椅侧气囊及侧面双侧气帘,有效保护驾乘人员,贴心守护每一次出行;A柱、B柱、前后门槛、顶盖横梁优化为超高刚性材料,极大提升了整车抗撞击支撑力,并且车身超强钢材用料实在,使用比例高达40%;同时奔腾T77车重1496kg,单侧顶压峰值载荷84100N,单侧就可以承受约8581kg的重量,也就是理论上来说,整个车顶可以承受8581kg x2=17162kg(17.162吨)的重量,即11.5倍的自重。在39款试验车里排名第4,耐压承重吨数远超同级车型。一汽奔腾T77通过防护结构为安全“加成”,让驾乘者用车更放心。
一汽奔腾作为中国自主品牌的代表,在此次中保研的安全测试中,有测试用的低配车型配置不高的不足,也有车体结构和耐压强度“爆表”的优点,衷心的期望自主国产车继续崛起,为广大消费者提供越来越多质优价廉且极致安全的移动出行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