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2月24日讯 水面当路面,很多人觉得不可理解。但这次冲进湘湖的宝马车,确实不是个例。
翻翻本报和其他媒体做过的报道,不难发现,近几年来,浙江包括杭州发生过不少水面当路面引发的意外。
而本报记者前几天,也在一个有喷水池的广场上,走着走着,错把水面当路面,一步跌进了中间的喷水池。
“情况和昨天宝马掉进湖里很类似,我那次也是这种阴雨天,广场上铺着砖,灯光比较暗,水面有反光,直接就走进池子里去了。”
什么情况下,会容易把水面当成路面。车子不慎落水,怎样的自救处置才是最科学,生还率最高的?
接下来连绵不断的阴雨,会成为这个城市的天气主旋律。这样的天气,最容易发生水面当路面的意外。
我们试图通过对多位的哥、熟知汽车性能的专家、参与多次救援的消防员等的采访,得出这些问题的答案。
水面当路面,这三种情况下最容易发生
曹猛龙在杭开出租车已经10多年了,他曾亲眼目睹有人开车在杨公堤附近闯进了边上的湖面。“在我看来主要是两个原因,一个是路况,一个就是驾驶员自己的问题,速度过快、驾驶技术有问题可能随时都会误闯。”
而如果不考虑驾驶员个人问题,有三种情况,最容易误导驾驶员把水面当路面。
雨夜视线模糊——
“特别是长时间的雨夜,车外多有地方都是湿漉漉的,再加上不停地用雨刮器,车窗外也是湿的,驾驶员的视线都比较模糊。”曹猛龙说。
周围光线太暗或者太亮——
“不管太暗还是太亮,都会造成一种错觉,就是眼前水面和路面都是一种颜色。太暗,路是黑的,水面也是黑的;太亮,水面反光,路面的雨水也反光,所以还是一样的。这种情况下,如果路况再不熟,就很容易出事。”的哥周师傅说。
相比较市中心主干道,景区道路、偏僻的河道小路更容易误导人——
“市中心的道路都有隔离带,而且都很高很明显,相比较景区有些路都是弯弯曲曲,两边都是风景,雨一大路面和水面都会反光,不太分得清楚,对路况不熟。”两位的哥都有同样的感受。
其实,把水面当做路面,本报记者曾有过亲身经历,幸好那次没开车。同样是一个雨天的夜晚,记者经过一个广场,广场中间有一个喷泉,水面和地面一样高,平时走路都会绕着走,可当时一方面急着回家,一方面雨大根本分不清水面还是路面,所以一脚踩进了喷泉,全身都湿了。
如果车窗紧闭,车子落水并不会马上下沉
曾有人比喻,一辆汽车就像一块铁。
生活经验告诉我们,一块铁落水后,瞬间就沉没了。那么汽车落水之后呢?
这次宝马出事,结果很幸运,车上的母女全都得救。
采访中,有不少人有疑问。车子在落水之后,什么时候是最好的逃生时机?车子为什么不马上一沉到底?这跟车子的性能和落水前的速度有没有关系?
记者就此咨询了杭州广汽吉奥管理总部的汽车专家李先鹤。
李先鹤认为车子落水下沉有一个时间,但至于车子落水后到全部沉没的具体时间,这跟不同车辆的结构、密闭性以及落水的实际情况相关。
“如果车窗开着,落水后,水会大量涌进车内,车体会很快下沉。但如果是在密闭车窗的情况下落水,车体本身就产生一定的浮力了,水也不可能一下子灌满车厢,由于车身重量分布不一,往往是车头下倾、车尾翘起,漂浮在水上,逐渐下沉。”
除此之外,车子落水的情况也有所不同,有的是头朝下坠入水中,有的是平行滑入水中,而这对下沉也有影响。“冲击力不同下沉速度会有影响,但水本身也有一个反作用,具体也要分不同情况来看,特别是车体本身的结构。”李先鹤说。
据了解,针对汽车落水的自动浮起和扶正系统控制系统也已经进入研究阶段。“汽车落入水后,由于车体受到很大的压力,车门不容易打开,因而乘员不易逃生。这种系统针对这种情况,在汽车上装上气囊系统,汽车落水后自动打开气囊,利用其浮力使车浮上水面并自动扶正,为乘员安全逃生提供了机会。”李先鹤说。
万一驾车落水,最直接快速的自救方法是什么
在车辆落水事件中,若有人员被困,一般情况下承担救援的都是消防部门。
消防部门的救援记录显示,多数连人带车落水的事故,最终的结局是溺水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