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买车网 > 生活 > > 六赴G20,习近平始终强调这几点主张
六赴G20,习近平始终强调这几点主张
2019-06-27 06:09 来源: 互联网 编辑:WB002 打印 手机阅读
[导读]
2016年9月3日,习近平在杭州出席2016年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中国发展新起点 全球增长新蓝图》的

六赴G20,习近平始终强调这几点主张

  2016年9月3日,习近平在杭州出席2016年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中国发展新起点全球增长新蓝图》的主旨演讲。

  应日本国首相安倍晋三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6月27日至29日赴日本大阪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四次峰会。

  从俄罗斯圣彼得堡到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土耳其安塔利亚,从中国杭州到德国汉堡、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至今,习近平已经连续6次出席或主持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

  《共同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创新发展 实现联动增长》《创新增长路径共享发展成果》《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坚持开放包容 推动联动增长》《登高望远,牢牢把握世界经济正确方向》……

  数次演讲中,习近平始终围绕创新、开放、合作、共赢等关键词,为世界和平发展传递中国主张,为全球经济增长注入中国动力。央视网与您一起重温这些讲话,感受中国为世界带来的活力!

  要坚持开放合作

  我们把世界经济比作人的肌体,那么贸易和投资就是血液。如果气滞血瘀,难畅其流,世界经济就无法健康发展。

  ——2015年11月15日,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次峰会第一阶段会议上关于世界经济形势的发言

  保护主义政策如饮鸩止渴,看似短期内能缓解一国内部压力,但从长期看将给自身和世界经济造成难以弥补的伤害。

  ——2016年9月4日,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上的开幕辞

六赴G20,习近平始终强调这几点主张

  2013年9月4日,习近平抵达俄罗斯圣彼得堡,出席5日至6日举行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八次峰会。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各国经济,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我们必须顺应时代潮流,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2013年9月5日,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第一阶段会议上关于世界经济形势的发言

  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创造更全面、更深入、更多元的对外开放格局,是中国的战略选择。中国对外开放不会停滞,更不会走回头路。

  ——2016年9月3日,在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要坚持伙伴精神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没有与世隔绝的孤岛。同为地球村居民,我们要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伙伴精神是二十国集团最宝贵的财富,也是各国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的选择。

  ——2016年9月3日,在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我们虽然国情不同、发展阶段不同、面临的现实挑战不同,但推动经济增长的愿望相同,应对危机挑战的利益相同,实现共同发展的憧憬相同。只要我们坚持同舟共济的伙伴精神,就能够克服世界经济的惊涛骇浪,开辟未来增长的崭新航程。

  ——2016年9月4日,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上的开幕辞

  独行快,众行远。面对世界经济面临的各种风险和挑战,二十国集团成员要树立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意识,坚持做好朋友、好伙伴,积极协调宏观经济政策,努力形成各国增长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合作共赢格局。

  ——2014年11月15日,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九次峰会第一阶段会议上的发言

六赴G20,习近平始终强调这几点主张

  2017年7月7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二次峰会在德国汉堡举行。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题为《坚持开放包容推动联动增长》的重要讲话。这是峰会开始前,习近平受到德国总理默克尔迎接。

  德国谚语说,一个人的努力是加法,一个团队的努力是乘法。让我们携手合作,推动联动增长,促进共同繁荣,不断向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迈进!

  ——2017年7月7日,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汉堡峰会上关于世界经济形势的讲话

  要坚持创新引领

  创新是从根本上打开增长之锁的钥匙。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蓄势待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日新月异,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结合,将给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带来革命性变化。

  ——2016年9月3日,在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共0条评论]网友热评

提交评论0/500字

0条评论 | 查看全部>>
网络警察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手机版 | 网站地图 | 好卖车 | 分站加盟
版权所有:中国买车网(www.auto-market.cn) 法律顾问:广东无极方律师事务所
备案号:黔ICP备15010752号 客服邮箱:1447260813@qq.com CNZZ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