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即将过去,在这一年里新能源汽车产业受经济环境与政策补贴退坡的双重影响,增速放缓进入行业"小冰期"。然而同时也必须看到,用户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正不断升高,并且愿意支付更高的价格为更好的品质买单,这一消费升级的趋势在传统市场已获得了充分验证。
随着以特斯拉及德系三大豪强BBA为代表的外资品牌强势入局,中高端市场正成为自主品牌与外资品牌角逐争夺的焦点所在,并由此影响整个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格局。最近,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上汽大众MEB工厂、以及北汽蓝谷麦格纳智造基地的先后竣工落成,正是进入新能源汽车2.0时代,各大厂商瞄准尖端技术实行高质量发展的又一明证。
品控、技术、成本 高端新能源汽车制造之争
过硬的品质与制造能力是一切发展的基石,目前市场上之所以对新能源汽车产业近期发展抱有疑虑,很大一部分源于品质品控问题。因此高端制造不仅关系新能源汽车产业结构的发展升级,更是走出行业小冰期,重塑内外信心的关键之举。
另一方面,伴随越来越多新能源汽车品牌涌入市场,技术竞争亦步入白热化阶段,唯有不断提高自身技术与研发水平,谋求高端化发展,方能从这场残酷的角逐中脱颖而出,成为最后的赢家。
此外,对于外资品牌来说,通过在中国本土市场进行高端制造布局,不仅可以免除进口关税,减少劳动力成本,还能进一步缩短从制造到销售的周期时长,实现更高效的资金流转,以此获得更强的价格竞争力,进一步刺激销量增长。
在品控、技术、成本三方共同作用下,高端新能源汽车制造之争,自然成为新能源汽车2.0时代下各方关注焦点。
上月,首批国产特斯拉试制车在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Gigafactory 3)正式下线亮相,从1月破土动工到11月新车下线,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建设时间仅用了十个月,12月底,首批特斯拉Model 3正式交付,再次展现了令人惊艳的特斯拉速度。
颇有争锋相对意味的,上汽大众也在同一天举行了"上汽大众新能源工厂落成暨首辆ID.车下线仪式"。据悉,上汽大众MEB工厂投资项目投资170亿元,规划产能30万台,周量产能力最大可达7200台,可谓气魄十足。
时隔仅一月,北汽集团旗下中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ARCFOX,也在位于江苏镇江的北汽蓝谷麦格纳智造基地隆重举行了ARCFOX试生产首车下线仪式。而这也是拥有全球领先整车工程开发技术与高端制造能力的麦格纳,首次在欧洲以外的地区与本土品牌设立整车制造合资工厂。
创合资新模式 ARCFOX引领行业高端发展升级
在特斯拉、上汽大众、ARCFOX三者之中,因麦格纳的加入,就对整个行业的深远影响而言,ARCFOX的北汽蓝谷麦格纳智造基地或是当下最值得关注所在。
与其他合资工厂不同,基于开放共享战略,北汽蓝谷麦格纳智造基地将不仅局限于制造合作,而是囊括技术、研发等全方位深度合作。
去年6月,北汽集团、麦格纳和镇江市政府三方签订合作协议,宣布将成立技术公司和制造公司;今年1月,麦格纳卫蓝新能源汽车技术(镇江)有限公司正式揭牌,双方深度技术合作全面启动;今年7月,北汽集团与麦格纳、镇江市政府签署北汽麦格纳高端新能源汽车制造基地相关协议;12月30日,ARCFOX试生产首车正式下线,标志着北汽蓝谷麦格纳智造基地正式竣工。
北汽蓝谷麦格纳智造基地共有冲压车间、涂装车间、焊装车间、总装车间四大车间,引进了麦格纳MAFACT(Magna Factory Concept)世界级制造标准体系,从管理机制、质量管控、控制成本等方面保障世界级品质制造。
借助麦格纳丰富的高端汽车制造经验,北汽蓝谷麦格纳智造基地拥有包括针对车身下铝上钢的材质结构采用的SPR和FDS铆接工艺等在内的新材料连接技术,LASD涂装工艺、定量注蜡工艺等可实现整车减重并提高车身防腐性能的世界级高精制造工艺,以及全面提升质量检测效率、准确性、一致性的多手段质量控制方案,在智能化制造、环境、安全、能源消耗等方面同样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更具突破性的地方在于,秉承ARCFOX生而破界品牌主张,在开放共享理念下,未来北汽蓝谷麦格纳智造基地将同时服务于更多潜在客户,彻底打破传统业务模式的界限,与不同领域的创新者进行跨界合作,从技术到研发,从生产到模式,重组未来出行行业生态,为行业注入全新发展活力,为用户提供灵活出行方式,为引领新能源汽车2.0时代的发展贡献一己之力。
特斯拉、上汽大众、ARCFOX三大新能源高端品牌的共同发力,不仅吹响了岁末年初的第一轮加速发展号角,更向外界展示了顶级厂商们对新能源汽车市场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
以北汽蓝谷麦格纳智造基地为代表的全新合资模式,深入展示了在新能源汽车2.0时代,车企面对优秀资源与合作伙伴最为正确的打开方式——依循双方共同的战略发展需求,以开放共赢的态度,进行包括技术、科研、制造的全方位深度合作,在获得世界级优势资源赋能的同时,实现从"制造"向"智造"、从"高效"向"高端"的全新发展升级。而随着以ARCFOX为代表的自主品牌的全面发力,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也将迎来高端化突破发展。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