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昨日起,我市在工作日早晚高峰期间,在布吉路、文锦北路启用国内首条快速路自动化潮汐车道,缓解原布吉关区域的交通拥堵。与第一代、第二代潮汐车道不同的是,自动化潮汐车道改变过去全程灯控方式,通过原创设计的作业车移动“水马”实现双向车道物理隔离,防止对向车道相撞,大大提升了行车安全性。
昨日早上六点半,记者在现场见到了自动化潮汐车道作业车。市交警局道管科科长王乐表示,车辆的原型是一辆大巴,对该车辆进行一系列改装,将车的底盘抬高,在车的前部和后部加上机械臂,车的底部是S型曲线液压驱动传输带,大巴开动时通过前面的机械臂把一侧的“水马”吸入,然后通过后面的机械臂把“水马”推出放置在另一侧,完成隔离桩的移动。
第三代潮汐车道的特点是运用特制水马代替原先的护栏。整条潮汐车道全长2公里(双向4公里),由1000个红黄相间的可移动“水马”组成,“水马”看上去不起眼,实际上造价不菲,里面装满了水泥,每个水马重达50公斤,在抗撞击上能起到的作用与水泥墩差不多。
记者观察到,车辆全程作业没有出现问题,在不到30分钟时间内,作业车就完成了特制水马的移动工作,在进关方向增加了一条车道,即罗湖区布吉路、文锦北路北起草埔地铁站桥底,南至水贝二路以南120米处南往北最内侧车道,变成了进关方向车道。昨日7点,记者在草埔天桥上看到,进入布吉关方向的四车道已经开始出现拥堵,潮汐车道开启后,车辆如水流一般,源源不断地驶入潮汐车道。
王乐解释说,前两代潮汐车道都是采用灯控潮汐车道,没有办法在任何快速路上使用,但是深圳最拥堵的地方往往是在快速路上,因此只有第三代潮汐车道才能在快速路上进行应用,全程物理隔离能够保证行驶安全,防止对向车道相撞。灯控时可能会出现车辆偏移,发生车辆对撞的危险。
“此前在此路段试行过潮汐车道,那时通过人工方式改变车道,花费时间太长,反而造成高峰期拥堵。这次通过作业车自动分配车道,整个潮汐车道走起来非常通畅。”昨日,第一位走布吉路潮汐车道的司机陈先生说,自己留意了最新政策,特地走潮汐车道,速度提高了不少。
王乐表示,在潮汐车道试行期间,早高峰布吉路北往南方向车辆达到每小时781辆,相当于单向效率提升20%,随着车速的提高,通行效率最高可提升至25%。
根据交警部门的流量数据监测,昨天早高峰布吉关通过车流量为4600辆,未启用潮汐车道时是3700辆,单方向道路通行能力提高约24%。下一步,深圳交警计划在红岭北路和皇岗路、福龙路等路段推行潮汐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