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江淮指江南、淮南地区,是当时中国经济文化最发达地区的代名词。穷不丢书,富不丢猪,在淮人聚集的土地上,不仅诞生了著名的“徽商”和“淮军”,敢开风气的安徽人还在文学史上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民国时期,两个安徽人(胡适,陈独秀)扮演了文学革命的旗手角色。
而在最近的半个世纪里,江淮代表着安徽两大汽车诸侯之一。以江淮汽车与奇瑞汽车为代表的汽车皖军,在2016年为安徽汽车工业贡献了超过万亿的总产值。50年或许不长,却是安徽汽车工业的整个岁月,而在这段峥嵘岁月的扉页上,画上的第一辆车正是1968年由江淮汽车的前身——巢湖汽车配件厂敲打出来的江淮牌载货汽车。
2017年9月底,地处华东地区、江淮之间,环抱巢湖的安徽省首府合肥丝毫没有入秋的模样。当地人告诉我们,对于一向四季分明的合肥来说,今年的气候有一些反常。
反常的不光是季节,还有当地最大汽车制造商江淮汽车跌跌不休的销量。
有人说江淮汽车变了,从当年那个拿着榔头敢作敢为,为安徽敲开汽车工业大门,并擎起中国自主品牌大旗的汽车皖军领导者,到现在连年亏损,左手蔚来右手大众的三流代工厂;但也有人说江淮汽车其实没有变,无论是三十年前还是三十年后,江淮汽车都只是在以不同的形式,处于病危状态。
或许这是成立于1958年的江淮汽车所必经的宿命,就像前江淮汽车董事长左延安曾自省的,“一旦做了汽车工业就是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哪一天停止了投入,停止了新的增长点,将会前功尽弃。”
当疲惫不堪的躯体无法追赶灵魂的脚步,梦想就容易被幻想所蒙蔽,此刻,江淮汽车已无法从停滞不前中抽身,这些结局,冥冥之中早已上天注定。
野路子到正规军
沿着徽州大道继续向南行驶,在距离江淮汽车总部第一职工宿舍(江汽一村)11.6公里的江汽七村,那里早已告别了一村的破败与夜色的寂寥,整齐划一以及灯火通明的宿舍楼无不显示出这是一个有着现代化外表的汽车品牌大后方。
每忆峥嵘往昔,江汽人甚至比多数自主品牌都要动之以情。的确,那是段值得回忆的岁月。从当年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巢湖汽车配件厂逐步蜕变为如今的江淮汽车,更喜欢称自己为江汽人的江淮员工们用了整整五十四年的时间。
时至今日,一些江淮的老员工仍然记得当年左延安站在职工动员大会的主席台上振臂高呼,“干好了,大家都好了,干不好,全厂都没饭吃。”
有经历过那段岁月的老一代媒体人曾经说过,“那时候‘新红军’上下一心,很快就扭转局面,虽然当中的艰辛只有自己知道,但也正是在生死存亡之际,求生欲望更容易被激发,那一榔头彻底改变了当时江淮汽车濒临破产的命运。”
1968年,一辆以南汽“跃进卡车”为模板进行修改生产的一款2.5吨级别的平头卡车诞生。正是这批平头卡车的出现,让当时的巢湖汽车配件厂成为了历史,而这批车型也由此挂上了“江淮牌”大字,巢湖汽车制造厂也更名为“江淮汽车制造厂”。
讲到这里,很多吃瓜群众以为按照正常的套路,江淮汽车该由此走上一条康庄大道了,实则不然,造车这件事,比江汽人想象的要难得多。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由于成品单一、技术水平落后,江淮汽车的企业效益急剧滑坡,在苦苦寻求与国内汽车行业大企业联营无果的情况下,当时由左延安所率领的江汽人决定破釜沉舟,发出了“做国内最好的客车底盘”的呐喊。
软硬件同时匮乏的江汽人甚至以50元一公斤买回了日本五十铃7米客车底盘图纸,在此基础上做研发。设备落后,就靠着土办法克服了困难。就这样,江汽人在1990年自主研发出了国内第一辆客车专用底盘。
当时白手起家的江汽人怎么也想不到自己服务的汽车厂会成为一家上市公司,会成为集商用车、乘用车及动力总成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甚至牛逼再吹大一点,可以说是国内唯一一家产品线最齐全的综合型中国品牌汽车制造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