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开发开放28周年②|塔吊司机在云端见证上海
[导读]
每一个拓荒者,并不知道自己会写下怎样的历史。 1990年4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正式宣布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时候,谁都不知道,黄浦江边的沧海桑田会发生怎样的巨变。在国家战略
每一个拓荒者,并不知道自己会写下怎样的历史。
1990年4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正式宣布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时候,谁都不知道,黄浦江边的沧海桑田会发生怎样的巨变。在国家战略的激励下,浦东不断调整自己的历史方位:从经济领域的改革到综合配套改革,从改革开放的“窗口”到攻坚破冰的“试验田”……28年,凭借“敢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浦东成为享誉国际的中国“改革样本”。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改革开放永不停步。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浦东开发开放28周年,举国上下,全面深化改革,浦东将如何吹响“改革再出发”的号角?
澎湃新闻记者采访了10位浦东开发开放亲历者。他们的故事,镌刻着改革开放的印记,浓缩着砥砺奋进的执着,追求着美好生活的实现。
千帆竞发,勇进者胜!
自述人姓名:魏根生
年龄:63岁
职业:上海建工机施集团退休职工
【自述全文】
我是魏根生,一名吊车司机。
1975年,我从部队退役,到上海建工机械公司做吊车司机,直到前两年才退休。从开造厂房的小吊车开始,再到国际金融中心、上海中心,40年的时间,我见证了上海高度的不断刷新。
2013年2月26日,魏根生拍下的塔车“吊”起东方明珠。 本文图片均为 魏根生提供
我也是个摄影爱好者。我最早的一台相机,是1980年代买的海鸥卡片机,360块,这是相当奢侈的爱好了,那时我还在地面开履带吊车,工资每个月才36块。1988年浦西南码头的老房子拆迁,我搬到了浦东,工作还要坐摆渡船,大雾天过不了江,大家挤在码头上。
没过几年,浦东大开发开始了,大桥隧道也建起来了,我工作的地方,也基本都在浦东了。上世纪90年代,张杨路那一带,就是我们建的。敬一丹还来过我们工地,做焦点访谈节目。
当时那块还都是农田,一下雨就成了烂泥地,也没有下水道,球鞋踩上去马上就湿透了。很多人不知道,那边的东方路,最早叫文登路,上海话念出来很难听后来改了名。
1996年,我临时调去金茂大厦工地,那是我第一次在高空开吊车,那时,现在的大多数楼都还没有,我能望见大片的稻田。但到了2006年,我在国际金融中心的时候,周围已经有很多高楼了,还有很多在建。
2013年4月3日,上海中心建设中,魏根生拍摄的晚霞中的国际金融中心与杨浦大桥。
开吊车其实很简单,看起来那么大的车,实际上按钮很少。出勾、收勾,主要就三四个动作。很多年轻人可能不理解,一份工作weis能做40年,但对我们这个年代的人来说,这也是很骄傲的事了。
我后来开的吊车,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建迪拜塔用的也是这个,单车就能吊起一百吨的重物。早前的吊车,还要猛踩脚刹车,现在都自动化了。机械越先进,人越轻松。
这份工作当然也很辛苦。开卡车的人脸都是黑的,开吊车的比他们更黑,因为我们四面玻璃,连顶上也没遮挡。冬天坐久了很冷,再小的洞都要堵住。上厕所也要提前解决好。手机没信号,寂寞得只能听到机器还有对讲机的声音。
我开吊车的最后一个项目是上海中心,项目很顺利,两年多就建起来了。那时候,陆家嘴已经是现在的模样了,我们完全是在夹缝中造房子。
我得奖的照片就是在上海中心拍的,抽着空就拍几张,拍过晨曦,拍过晚霞,拍过火烧云,拍过东边日出西边雨的上海,拍过塔吊车倒映在云上的影子。2013年,我拿了上海双年展摄影银奖。
2013年9月20日,上海中心建设一景。
我是从建国际金融中心开始,有意识地拍这些照片。站在200米以上,云很低的时候,像雾一样飘,人就像浮在天上。我发现通过借位,我可以拍摄出吊钩“放”到东方明珠塔上的照片,放到任何位置都行,像是把它们吊起来了,很有趣。要知道,那时候无人机还没普及。
成名后,媒体称我是“最高”的摄影师。有人说我运气好。确实是这样,很多人到上海中心顶上去拍,但只有我一直在上面,能拍到很多惊艳的瞬间。
开了四十年吊车,我没出过事故。建完上海中心,我还没退休,又到迪士尼工地,我说别让我开塔吊了,万一出事了,那么多媒体认识我。我女儿跟我说,爸你就是一个普通工人,拍了几张好照片,实际上就是那么一回事。
1990年4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正式宣布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时候,谁都不知道,黄浦江边的沧海桑田会发生怎样的巨变。在国家战略的激励下,浦东不断调整自己的历史方位:从经济领域的改革到综合配套改革,从改革开放的“窗口”到攻坚破冰的“试验田”……28年,凭借“敢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浦东成为享誉国际的中国“改革样本”。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改革开放永不停步。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浦东开发开放28周年,举国上下,全面深化改革,浦东将如何吹响“改革再出发”的号角?
澎湃新闻记者采访了10位浦东开发开放亲历者。他们的故事,镌刻着改革开放的印记,浓缩着砥砺奋进的执着,追求着美好生活的实现。
千帆竞发,勇进者胜!
自述人姓名:魏根生
年龄:63岁
职业:上海建工机施集团退休职工
【自述全文】
我是魏根生,一名吊车司机。
1975年,我从部队退役,到上海建工机械公司做吊车司机,直到前两年才退休。从开造厂房的小吊车开始,再到国际金融中心、上海中心,40年的时间,我见证了上海高度的不断刷新。
2013年2月26日,魏根生拍下的塔车“吊”起东方明珠。 本文图片均为 魏根生提供
我也是个摄影爱好者。我最早的一台相机,是1980年代买的海鸥卡片机,360块,这是相当奢侈的爱好了,那时我还在地面开履带吊车,工资每个月才36块。1988年浦西南码头的老房子拆迁,我搬到了浦东,工作还要坐摆渡船,大雾天过不了江,大家挤在码头上。
没过几年,浦东大开发开始了,大桥隧道也建起来了,我工作的地方,也基本都在浦东了。上世纪90年代,张杨路那一带,就是我们建的。敬一丹还来过我们工地,做焦点访谈节目。
当时那块还都是农田,一下雨就成了烂泥地,也没有下水道,球鞋踩上去马上就湿透了。很多人不知道,那边的东方路,最早叫文登路,上海话念出来很难听后来改了名。
1996年,我临时调去金茂大厦工地,那是我第一次在高空开吊车,那时,现在的大多数楼都还没有,我能望见大片的稻田。但到了2006年,我在国际金融中心的时候,周围已经有很多高楼了,还有很多在建。
2013年4月3日,上海中心建设中,魏根生拍摄的晚霞中的国际金融中心与杨浦大桥。
开吊车其实很简单,看起来那么大的车,实际上按钮很少。出勾、收勾,主要就三四个动作。很多年轻人可能不理解,一份工作weis能做40年,但对我们这个年代的人来说,这也是很骄傲的事了。
我后来开的吊车,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建迪拜塔用的也是这个,单车就能吊起一百吨的重物。早前的吊车,还要猛踩脚刹车,现在都自动化了。机械越先进,人越轻松。
这份工作当然也很辛苦。开卡车的人脸都是黑的,开吊车的比他们更黑,因为我们四面玻璃,连顶上也没遮挡。冬天坐久了很冷,再小的洞都要堵住。上厕所也要提前解决好。手机没信号,寂寞得只能听到机器还有对讲机的声音。
我开吊车的最后一个项目是上海中心,项目很顺利,两年多就建起来了。那时候,陆家嘴已经是现在的模样了,我们完全是在夹缝中造房子。
我得奖的照片就是在上海中心拍的,抽着空就拍几张,拍过晨曦,拍过晚霞,拍过火烧云,拍过东边日出西边雨的上海,拍过塔吊车倒映在云上的影子。2013年,我拿了上海双年展摄影银奖。
2013年9月20日,上海中心建设一景。
我是从建国际金融中心开始,有意识地拍这些照片。站在200米以上,云很低的时候,像雾一样飘,人就像浮在天上。我发现通过借位,我可以拍摄出吊钩“放”到东方明珠塔上的照片,放到任何位置都行,像是把它们吊起来了,很有趣。要知道,那时候无人机还没普及。
成名后,媒体称我是“最高”的摄影师。有人说我运气好。确实是这样,很多人到上海中心顶上去拍,但只有我一直在上面,能拍到很多惊艳的瞬间。
开了四十年吊车,我没出过事故。建完上海中心,我还没退休,又到迪士尼工地,我说别让我开塔吊了,万一出事了,那么多媒体认识我。我女儿跟我说,爸你就是一个普通工人,拍了几张好照片,实际上就是那么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