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培训分数“捆绑”职称评定 基层教师有话说
职称评审关乎教师切实利益,是基层教师最为关心的大事,虽然各地都在努力推进职称改革,但仍少不了条条框框的限制。
在近日召开的一次教师会上,笔者所在学校校长宣布了教育局职称评审改革的文件,其中增加了这样一个硬指标:教师任教近3年培训学分必须达到150分。有不少教师因此而失去评选资格,同时这个硬指标也让基层教师开始“喜欢”参加培训了。
笔者注意到,在此之前,同事们是最不情愿参加培训的,其原因主要是培训的内容比较空泛,培训之后很难提高能力,而纯理论的讲解并不能让大家获得共鸣,只是浪费了时间而已,久而久之失去参加培训的兴趣。这次教育局把培训学分和评定职称“捆绑”在一起,其用意不言自明:就是要让教师不得不参加培训。那么,这个“高招”是否就能奏效还需要商榷。
其一,这种“捆绑”式的评审要求是否能让基层教师乐于接受?为达到学分而培训其本身就让教师添堵,在教师心底会产生这样一种想法:这是没办法的事,只能硬着头皮参加。
其二,对一些年龄较大的教师来说,面对职称学分只能望而却步,其原因主要是有许多培训都是在双休日进行,中年教师既有家庭拖累的原因,也因个人精力所限,只能无奈放弃。
其三,上级教育机构组织的培训名额有限,往往到基层学校就只剩下一到两个名额,甚至有时因报名迟会被取消培训机会。因此,期望获得学分而参加培训的教师之间往往产生矛盾,学校为此陷入“幸福的烦恼”之中。以前没人愿意参加培训,现在“争先恐后”参加培训,到底派谁去两下为难,只能轮流去,但这样的结果竟然是没有一人会积够学分的。
其四,即使教师学分都能达到条件,也不一定就能顺利评定职称,因为职称的名额有限,不一定就能刚好分给够条件的教师,这还要经过中心校的联评,最后才能上报到教育局,而一旦错失良机没经过审核,这辛辛苦苦积累下来的3年学分会付之东流,前功尽弃。
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些矛盾,办法之一就是减少3年培训学分的要求,因为上级组织的培训机会和名额无法满足基层教师的需求,不可能让符合条件的教师都能达到150学时,甚至因此造成矛盾;办法之二,要兼顾教师的年龄差异,年龄较大的中年教师工教龄一般都较长,对此可以进一步降低学分比值或取消学分要求;办法之三,扩大农村基层学校职称指标名额,取消中心校审核环节,透明公开公正地进行职称评审。这样一来,基层教师评职称自然心服口服,心中也有盼头。(欧阳剑 作者为基层教师)
(责编:木胜玉、朱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