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买车网 > 生活 > > 儿童健康网络行为养成
儿童健康网络行为养成
2019-06-28 05:02 来源: 互联网 编辑:WB002 打印 手机阅读
[导读]
婴幼儿成长期,也是健康网络行为的养成期,这是当前必须正视的一个重大社会课题。在这个过程中,一开始是家长

原标题:儿童健康网络行为养成

  婴幼儿成长期,也是健康网络行为的养成期,这是当前必须正视的一个重大社会课题。在这个过程中,一开始是家长主动,之后可能出现孩子跟家长的博弈,到最后孩子能够自主、自控上网,这是我们期望的健康网络行为习惯养成的过程。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有偏差,最后的结果可能就不是孩子玩网络,而是孩子被网络“玩”了。

  以手机上网为例,孩子从接触手机到完全自主使用手机各种功能的过程, 可大致分为如下五个阶段。

  行为养成五阶段

  玩具阶段 家长主动哄孩子

  此阶段以孩子被动接受手机信息为主,此时家长对孩子接触手机的态度不设防,甚至还有强化。

  针对低龄儿童甚至婴儿开发和投放市场的手机软件日渐增多。一种比较流行的为婴儿设计的软件是幼教软件,父母和婴儿能够一起使用这个软件。蹒跚学步的婴儿也许在玩手机游戏上更有潜力,因为他们的认知能力已经发展到能够识别符号和象征。识别符号和象征是玩电子游戏所需要的一种基本能力,因为大多数电子游戏都要归功于有意义的图形和符号。

  此阶段的孩子年龄处于0~2岁,对应的儿童心理发展阶段是处于第一阶段,即无意识地适应环境。此阶段的主要特征为借助于吸收能力来适应生活,他们无意识地去感受周围环境中各种事物的特征,以获得大量的印象。

  此阶段孩子对于收集信息也是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接受方式主要包括家长给孩子在网络上订购或者下载相关早期智力开发的早教小动画、孩子哭闹且家长没有办法有效制止时用于哄孩子的趣味动画片等。此时,家长对孩子接触手机的态度是欣然接受的。如今“低头族”父母越来越多,跟孩子的交流越来越少,有的父母为了便于照看宝宝,更是将手机或平板电脑直接拿给孩子看视频,这种行为无形中对孩子接触手机起到了一定的强化作用。

  需要关注的是,对蹒跚学步的婴儿来说,手机游戏或者视频动画可能是一种消极的分心刺激。婴幼儿时期孩子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建立自我,要认识到自己与其他人、周围的世界都是不同的。对于还分不清自己和周围的物理世界之间界限的低龄儿童来说,手机游戏或者视频动画的世界可能太过复杂,充满了虚构的幻想,不利于孩子成长。

  游戏阶段 孩子要,家长给

  此阶段以孩子主动要手机为主要表现,此时家长会配合孩子的要求。

  此阶段是游戏和伪装的黄金时期。儿童具有伪装的认知能力,他们能够模仿不存在的原型,并且以游戏的方式来反映现实(不仅是外部的现实世界,还有他们内心的感觉世界)。

  此阶段的孩子年龄处于3~4岁,对应的儿童心理发展阶段处于第二阶段,即有意识地感受环境。这一时期孩子的心理发展是一个从无意识到有意识的发展时期,他们已经具备有意识地利用环境,并将无意识获得的东西进行有意识地加工和充实的能力。此阶段的儿童由于在上一个阶段中已接触过手机或者已“尝到甜头”,因此会出现主动向家长索要手机的行为。此时索要手机的意图主要包括玩简单的小游戏、观看动画视频等,家长对于孩子的要求,会保持尽量满足的态度。原因有两个,一是家长工作繁忙,手机可以作为使孩子瞬间安静、独立玩耍的法宝;二是孩子在玩手机时,精神集中,家长认为筛选的幼教小短片也许可以起到一定教育作用。

  卷入阶段 孩子玩high,家长限制

  以孩子会玩复杂手机游戏为主要表现,此时家长会出现担忧情绪,并限制孩子玩手机。

  此阶段的孩子年龄处于5~6岁,一般处于幼儿园教育阶段,该阶段是儿童从家庭进入集体生活的过渡期。随着进入幼儿园后生活范围扩大,接触人群增多,5~6岁的儿童有了一定的独立性,对新事物的好奇感和探索欲也在增强。但是,由于生理发展限制,此阶段儿童总是很难集中注意力,儿童的实际能力与需求之间的矛盾由此产生,适当玩游戏能够帮助儿童锻炼自己的能力,从而解决这项矛盾,帮助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此阶段儿童开始接触较为复杂的手机游戏,并且游戏种类丰富多样,多为益智类游戏,类型主要分为推理解谜、趣味启蒙、综合认知、创造获得和多人合作五大类。

  与此同时,我们看到虽然确实存在针对学龄前儿童的电子游戏,但是他们对大脑的开发似乎并没有比积木类的游戏更有帮助。此阶段的儿童要通过身体探索来发展良好、健全的运动技能,才能有助于发展未来的认知能力,进而理解他们周围的世界。虽然大多数的电子游戏能够给儿童提供练习手和眼协调性的机会,但是却忽略了儿童健全的运动技能,并且通过软件和输入设备限制了儿童对特定活动的探索。

[共0条评论]网友热评

提交评论0/500字

0条评论 | 查看全部>>
网络警察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手机版 | 网站地图 | 好卖车 | 分站加盟
版权所有:中国买车网(www.auto-market.cn) 法律顾问:广东无极方律师事务所
备案号:黔ICP备15010752号 客服邮箱:1447260813@qq.com CNZZ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