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高考进入第三天,制度改革透露哪些新趋势?
全国高考今天(9日)进入第三天。随着昨天(8日)下午考试结束铃声响起,全国大部分地区的2019年高考结束。江苏、海南等地的高考今天也进入尾声,一年一度的高考将落下帷幕。
高考结束,阅卷工作随即开启。考生们在6月下旬可以查分。
高考不仅是每位考生一生中的重要考试,也是一项关乎国家选拔人才的重要制度。
近几年,我国多个省份的高考改革陆续开启。今年,河北、辽宁、江苏等8省份公布高考综合改革方案。加上2014年上海、浙江率先进行首批高考综合改革试点,以及2017年北京、天津、山东和海南4个试点省市启动改革,截至目前,全国已有14个省市启动高考综合改革。
面对高考的新变化,学生和中学学校做好准备了吗?这些改革透露未来高考哪些新趋势?
高考第一天的语文科目考试结束后,人们关于高考试题的讨论热度有所减弱,而考生们还依然奋战在考场上。不过,随着昨天下午考试的结束,全国大部分地区的考生将暂别这场人生“第一考”,迎来久违的轻松时刻。“
安徽考生:不论考得怎么样,对高中三年我们的学习时光,并没有辜负,我现在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广东考生:出去旅游,去老家看看外公外婆。
广东考生:去想去的地方,把自己这一个暑假利用好、玩好,把心态调整过来再迎接大学生活。
”
“3+3”高考模式
大多数考生将高考当作高中三年的总结,对即将到来的暑假已有规划。而对于北京、山东等地的考生来说,他们还成为高考史上代表性的一届——最后一届参加文综、理综考试的考生。
“
北京考生:给我印象最深的一道试题就是物理题的最后一道选择题,它取材于今年5月20号物理重新定义了一些单位制,我觉得这个紧跟时事,考验同学们对物理基本知识的理解和对时事的关注。
”
从明年开始,北京、天津、山东、海南这4个省市将迎来首批参加“新高考”的学生,也就是“3+3”高考模式,即语文、数学、英语3个必考科目加上历史、地理、政治、物理、化学、生物6门科目中任选3门。对北京而言,这意味着实行了17年的“3+X”高考模式告别历史舞台。
2014年,上海、浙江启动了首轮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实行“3+3”模式。2014年入学、2017年高考的沪浙学子们成了首批“新高考”改革的受益者。浙江还在6门选修课的基础上多加了一门技术学科,也就是7选3。浙江省金华一中家长李女士的女儿暑假后就要升入高二,面临选科,她说新的高考制度经过这几年的运行后,大家已经开始适应这个规则。
“
李女士:我还是挺喜欢目前这个高考制度的,像我们小孩偏科比较严重,像理科的化学和生物这两门功课,高一的时候成绩一直不是很理想,所以我们在选课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直接把这两门功课给去掉,但是文科的政治呢她也不是很喜欢,那我就可以选择理科的物理和技术,所以我觉得新的高考制度让我们的选择的余地更大了,我觉得挺好的。
”
新高考制度给了考生更多样的选择,却考验着学校的师资力量和分班技术。山东省实验中学教导处主任丁兆华介绍,为满足学生不同的选科需求,该校新加入了走班上课的方式。
“
丁兆华:实验中学学生20个组合都有,有的多,有的少,我们满足每个学生选择,人数多的,不走班,人数少的可以组合走班方式上课。举个例子,像历史化学地理,我们中心校报了145个,我们就能让他们成三个班,可以不走班。所谓的冷门,我们有个组合只选了14个学生,我们方法是与他们接近选择,比如,这些学生选择政治历史物理,其他学生选择政治历史生物,我就可以把这样的学生放到一个班上课,政治历史都选了,一个班上课,没选的,走班,有人出去上物理,有人出去上生物。
”
“3+3”模式下诞生了多种选科组合,为平衡师资和学生学习需求,走班上课成了很多地方的选择。
“3+1+2”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