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八旬老人李洪启:一个人组建了一支队伍影响了一座城
中国新闻来源:央视网 2019年05月01日 18:09
扫一扫 手机阅读
我要分享
原标题:
央视网消息(记者 朱春燕)从兰州出发,沿着河西走廊,向西行驶五个小时左右就到了金昌。一路上单一色调的山川平地变得丰富了起来,绿叶与梨花齐艳,小树与大树共生,很难想象这里曾是一片戈壁滩。这是金昌全民种树的成果,而提到种树,当地的老老少少都不会忘记“树爷爷”李洪启。
李洪启老人今年84岁,这是他到金昌的第59个年头,是他种下“母树”的第23年。
支边大西北 为了改善职工生活他要来豆子做豆腐
1960年,青年李洪启经部队转业,从家乡山东来到大西北,到金川有色金属公司(金川集团有色金属公司的前身)当工人。他先后在金川公司机械厂、农场、二矿区工作,后来担任了16年的行政科长,管理后勤工作。
生活在艰苦年代,李洪启总是对改善生活特别上心。上世纪六十年代,在担任金川公司机械厂的食堂管理员时,眼看着公司职工饿得浮肿,他很焦急,没有粮食怎么改善伙食?偶然间,他听说厂里进来一批豆子要养猪。他灵机一动,就把这些豆子要过来,做成豆腐炖菜汤,让职工放开喝,剩下的豆渣拿去喂猪。这一举措,让员工们吃饱了肚子,其他厂区的人纷纷前来向他学经验。
李洪启说:“那时候,我们的骨头硬着呢,只要饿不死,就要坚持下去。我们相信,总有一天金川会变好的,国家会好起来的。”
改造小区绿化 他自费挖池种树引邻居加入绿化队伍
金昌是典型的资源型工矿城市,因企建市,因产镍闻名,被称为“祖国的镍都”。拥有独特矿产资源优势的同时,气候干燥,少雨,生存环境严酷。
1996年11月,李洪启退休。在金昌工作生活了三十多年,他乡早已是故乡。在改善生活上颇有心得的他,既不打算离开,也不会闲下来。做什么呢?李洪启想,不愁吃,不愁住了,如果能够随时看到几棵树,看到点绿色就好了。
说干就干,李洪启与社区组织协调,在小区楼前的117平米空地上实施种树计划。由于当地的土壤不适宜植物生存,种树得先挖出花池,“腾坑换土”。他买来镐头和铁锹,借来架子车,开始“改造土地”。他的家人在他的带动下一起挖花池,他们陆续挖出了7个深1米的花池,清理出了84架子车的废石。到了第二年春天,他买来了适宜的土壤填充花池,种下了7棵柳树。
当时,有人不看好这个行动:花钱买土来种树值得吗?“人家买个鸟都花四五百块,你种这么大一片花草,花一百多元钱买点土不算啥,既锻炼了身体又种上了树、栽上了花,多好啊”,老伴的话给了他莫大安慰和动力。
当种下的柳树开始抽新芽时,邻居们前来参观。他趁此号召大家一起搞绿化,一支植树队伍便开始形成了。他们去绿化部门寻求支持,拿到刺槐、沙枣、河北杨等2000多株树苗,同时,自己育苗1000多株,在房前屋后都种上了树,社区逐渐绿意盎然。四年间,李洪启带领居民植树3000多棵,种植花草2万平方米。
2000年,他们所在的小区被授予“省级绿色社区”称号。李洪启被金昌人亲切地称为“树爷爷”。种树的行动从未停止,加入种树队伍的人越来越多,在当地绿化部门的支持下,“树爷爷”带着他们分别种下了“老年林”、“青年林”、“少年林”。
全民参与 他们一起建设戈壁滩上的家园
2010年,国家林业局发布《全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工矿废弃地治理的要求。当年,金川集团决定将一座废弃的矿山改造成矿山地质公园。李洪启老人主动请缨,带领他的绿化造林队伍多次上山考察,对输水管阀门管道的选用和植树造林的管理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他对这片矿山很乐观:“经过40年的风化,废矿石里的成分发生化学转变,反而十分有利于树木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