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很美,云顶,一个充满诗意的地方,龙山县里耶镇八面山上,常年云雾缭绕,酉水河如玉带环绕,云顶村悬崖绝壁自生桥胜过仙境。
这里很穷,云顶,是贫困的代名词,交通不便,山多贫瘠,村民们生活在贫穷落后中。
他来了,带着简单的行囊进驻云顶,与老百姓连心,与父老乡亲结情,在云顶之上,谱写了一曲新时代扶贫的铿锵壮歌。
拔穷根,扶贫从扶志开始
2018年2月,龙山里耶镇云顶村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他叫张向阳,湘西州烟草公司干部驻云顶村第一书记。他是主动请缨来的。当时,村里的老百姓都在看稀奇。“不要当真,云顶这么穷,过不了几天,他就会开溜的。”村民们就这样议论纷纷。
张向阳没有被困难吓退,他能理解大家的心态。
只有在熟悉村情的基础上,才能扶贫施策,他一头扎进村里,了解村情,走访村民。最初的日子,他走遍了村里的山山水水,走遍了家家户户。和特困户谈心,帮助他们建立脱贫信心;与不信任的人交心,让他们相信只要有志气就有脱贫的希望。通过大会小会面对面交流,向大家宣讲党的扶贫政策,分析贫困原因,寻找脱贫良策。
穷要整洁干净,富要自力更生!张向阳带头打扫卫生,整理村容村貌,还云顶整洁干净面貌,比整理自家还上心。人心都是肉长的,村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消除“等靠要”的消极心态,村容村貌和精神面貌为之一变。这时,张向阳适时邀请一批游客来到村里,以自驾游和农家乐的方式,让村民们尝到了云顶这样的地方,也是可以有卖点的甜头,信心倍增。
脱贫要有志气,在张向阳的带领下,村里7户村民,全部自筹借贷资金完成危房重建,融入美化村容村貌的行列。种植、养殖、开办农家乐,沉寂千年的云顶,开始动起来了!
摘穷帽,扶贫向致富出发
要从根本上改变云顶落后面貌,还必须从改变基础设施入手,张向阳提出了“因人施策,据贫施法,个个落实,双手齐抓,多管齐下”的云顶脱贫思路。依托扶贫帮扶企业烟草公司的优势,修建产业道路5.6公里,改造山塘一座,投入资金近150万元;各项基础设施村容亮化近30万元,投入村工作经费及慈善捐赠近30万元。募集资金严格使用,发挥扶贫资金显示效益,全村共同受益,云顶实实在在发生了变化,老百姓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2018年6月,州文艺创作研究所邀请30多位艺术家到云顶深入生活,为云顶文化扶贫画出靓丽的一笔;2018年4月,全国人大代表龙献文来云顶交流十九大会议精神,结合云顶实情讲解献策,进一步为云顶村民树立致富信心;州工商联、岳阳商会组织开展了“凝聚商会力量,助力云顶精准扶贫”爱心公益活动,让老百姓切实感受到社会关怀;中盟科创集团开展了“中盟科创,爱传云顶”的爱心捐助活动,“沪湘情深”旅游团来云顶开展爱心之旅,“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专家团”来云顶进行自然生态文化考察,州文联举办主题为“曲溢云顶 琴韵天涯”的古琴、古筝义演活动,全国30多个户外活动组织和机构来云顶体验户外拓展……路宽了,村火了,收入增加了,云顶的老百姓开心地笑了。
绘蓝图,扶贫让未来出彩
云顶脱贫致富,一定要走出属于自己的路。张向阳带领大家把增强内生动力作为前进方向,一张蓝图绘到底,要让云顶的未来更加美好。
他邀请有关专家对云顶村的基础设施(道路、水渠、山塘)包括集体产业经济进行了全面规划,投入资金建设4.5米宽的旅游道路,为该村乡村旅游再提质升级。邀请旅游专家,在八面山原有笔架山民俗度假村、自生桥、燕子洞等基础上,论证开发祖母古树、禅云洞、飘渺湖、桃花潭、盼归崖、梦仙崖、三生崖、好运崖、俞钟崖、望乡崖、思过崖、玉女峰、鳌头峰、无为峰、摸天顶、凌云顶、逍遥顶、不老泉、一碗仙泉等神奇的自然景观,为云顶村旅游产业发展和扶贫攻坚描绘未来发展前景。目前,云顶村已初步完成两条原生态的自然旅游线路的梳理,成立了专业服务旅游的合作社,正着手打造“云顶之巅”的户外音乐帐篷基地建设。
围绕美丽乡村的建设,倡导有机绿色云顶,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社,先后鼓励村民成立组建合作社3个,流转土地百余亩,用于特种养殖和药材种植以及旅游产业的配套设施建设。贫困户不但通过闲置土地流转增加了收入,也为村里增加了就业岗位。2018年,全村种植烟叶400余亩,实现产值近16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