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3月20日电 据工信部网站消息,日前,工信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在部分地区开展甲醇汽车应用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工信部在今日发布的内容解读中指出,对甲醇汽车依法依规办理车辆登记上牌和安全技术检验,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和环保信息公开。
资料图:新能源汽车。中新社记者 骆云飞 摄
《指导意见》出台背景
甲醇作为车用替代燃料使用,具有低碳、氧含量高、辛烷值高的特性,有利于充分燃烧,可有效提升发动机功率。我国开展甲醇汽车研发和应用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经过40余年不断探索实践,吉利汽车、陕重汽、宇通汽车、一汽靖烨等一批汽车和发动机制造企业,已拥有甲醇汽车专有技术,解决了甲醇燃料存在的腐蚀性、冷启动、溶胀性等关键技术问题,具备了甲醇汽车自主开发能力。自2012年,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有关部门在山西、上海、陕西、贵州、甘肃5省市开展甲醇汽车试点工作,进一步对社会关注的甲醇汽车适用性、可靠性、经济性、安全性、环保性等性能进行了科学系统地验证,为甲醇汽车推广应用奠定了重要基础。
我国具有富煤缺油少气的资源禀赋特点,能源结构主要以煤炭为主,原油和天然气资源的对外依存度较高,2018年原油对外依存度达70%,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达43%。而我国煤炭资源中40%以上是高硫煤,这些高硫劣质煤不适宜直接作为发电或工业燃料,但可用于生产甲醇,目前我国煤基甲醇占比约为75%,其他利用焦炉气、煤层气等原料也可生产甲醇。2017年国内甲醇产能为8351万吨、产量为6147万吨,开工率约74%,处于产能过剩状态。综合我国资源禀赋特点和甲醇汽车发展现状看,推动甲醇汽车区域发展,符合我国国情,不仅有利于充分发挥我国煤炭资源优势、促进传统工业转型升级,而且有利于推动绿色循环发展,实现能源多元化,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甲醇汽车试点开展了哪些工作?
2012年以来,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有关部门先后在山西、上海、陕西、贵州、甘肃5省市的晋中、长治、上海、西安、宝鸡、榆林、汉中、贵阳、兰州、平凉等10个城市,组织开展了甲醇汽车试点工作。2018年试点工作全部结束,并通过了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共同组织的验收,取得了积极成效。试点共投入运营甲醇汽车1024辆,车辆总运行里程超过1.84亿公里,单车最高行驶超过35万公里,累计消耗甲醇燃料超过2.4万吨。
一是提升了甲醇汽车技术水平。共分17批公告发布9家甲醇汽车生产企业和32款甲醇汽车产品,形成了包括甲醇轿车、甲醇/柴油二元燃料重型商用车、微型车、城市客车等系列车型,基本形成了甲醇汽车整车及专用零部件制造体系。
二是完善了配套标准规范。制定发布了《甲醇汽车产品技术要求》《车用甲醇燃料加注站建设规范》《车用甲醇燃料作业安全规范》等技术规范,推动颁布了甲醇燃料添加剂、加注机等一系列国家、地方和团体标准。
三是验证了甲醇汽车性能。共采集了甲醇发动机及整车、人体健康、环境影响等12方面5亿余个基础技术数据,甲醇汽车的可靠性、适应性、环保性、安全性、经济性等各项性能得到有效验证。
四是探索了甲醇汽车市场化发展模式。指导试点省市出台了将甲醇汽车列入新能源汽车政策支持范畴、扩大出租车指标、减免出租车经营权费及高速路通行费等支持政策,鼓励运营企业开展市场化合作,促进多种商业模式渐趋成熟。
在我国开展甲醇汽车应用有哪些优势?
从我国实际国情看,当前推进甲醇汽车应用有三方面优势。一是甲醇汽车实际运行及管理经验丰富。经过多年实践,甲醇汽车技术不断进步,配套标准规范不断完善,企业积极开展市场化探索,形成了多种商业合作模式,为甲醇汽车市场化应用积累了宝贵经验。二是甲醇汽车产业基础初步具备。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了甲醇汽车技术研发、生产及检验体系,吉利汽车、陕重汽等部分汽车制造企业已具备一定规模产能,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等多家科研机构已具有甲醇汽车检测能力。三是甲醇资源有保障。生产原料来源广泛,特别是通过劣质煤、煤层气、焦炉煤气等制取甲醇,生产技术成熟,实现了对煤炭资源的最大化清洁合理利用。
《指导意见》重点提出了哪些有针对性的指导政策?
重点在甲醇汽车制造体系建设、甲醇燃料生产及加注体系建设、甲醇汽车标准体系建设、甲醇汽车应用等四方面提出了指导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