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央视先后把枪口对准汽车里的致癌物多环芳烃,以及GPS辐射。车云此前已经撰文,揭露过报道失实,逻辑牵强,内容张冠李戴,皆为一场场闹剧。
《汽车公社》6月刊,我们非常高兴看到有求真的媒体同行,历时三个月调查,将同样被央视批为致癌物的“沥青阻尼片”背后的隐情披露于众,借用作者魏东升在文章里说的,“一句真话能比整个世界的分量还重”。
“一句真话能比整个世界的分量还重”,对于媒体而言尤为如此。今年的“3.15”消费者权益日上,央视以《豪车里的怪味》为题,曝光了奔驰、宝马、奥迪里使用含有致癌物质的沥青阻尼片。《汽车公社》历时三个月追踪,发现“沥青阻尼片事件”另有隐情,“真实”和“虚假”被对调,有人恶意竞争,有人躺着中枪,专家的双重身份被破解,我们努力接近事实真相。
曝光细节存疑
阻尼片是一种汽车辅助材料,只有生产厂家在装配汽车时才能用到,一般的修理厂根本不会用到这种材料,所以很多人
不懂。在看了那一段曝光视频之后,笔者以一个外行人的角度提出几点疑问。
第一,为何曝光的车型都比较老?仔细看视频中出现的奔驰C级国产轿车全部带有“北京奔驰—戴克”的字样,而这种轿车基本上于2005—2008年期间生产。其次出现的奥迪也是一款2005年左右生产的A6轿车,并且节目中也说到投诉的宝马525i也是在7年前购买。也就是说上述投诉的车型多数于5年前购买。而视频中说自从2012年9月才出现集中的投诉,为何购买了超过5年的车才会集中投诉?
第二,说法过于笼统,混淆视听。据技术人员介绍,用于制造汽车沥青阻尼片的材料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煤焦油沥青,就是由煤焦油提炼之后产生的残渣,用于铺路的沥青就是这种材料,这种材料会产生多环芳烃、硫、酚等致癌物质。另一种是石油沥青,就是由石油提炼出来的残渣,这种材质虽然也会挥发有害气体,但很轻微。
而曝光节目中笼统地说沥青材料的阻尼片都有严重危害,有混淆视听之嫌。因为对于消费者来说,他们不会去关心哪种材质有毒哪种材质没有毒,他们只关心自己车的阻尼片会不会挥发致癌物质的气体。
第三,节目内容中逻辑不严谨。首先是车主感觉车内有难闻的臭味,接着便拆下座椅看到钢板上有黑色的胶片,并散发难闻的臭味,然后就将阻尼片送到专业机构检测。为什么车内有臭味就会想到拆阻尼片?阻尼片散发臭味就说明车内异味全部来自阻尼片?之前也有专家表示包括车内地板地毯、顶棚、行李箱饰板等14种零部件都是车内污染源。如果将车内所有阻尼片拆掉,还会不会有异味呢?其实早在几年前就有车主投诉奔驰车内甲醛超标有异味,前不久又爆出多个品牌车型方向盘内含有多环芳烃等有害物质。
第四,为什么是奔驰、宝马、奥迪?这次事件让很多人诧异,因为曝光的三个品牌全部是销量居高不下的豪车,据统计目前奔驰、宝马、奥迪在中国市场豪车占有率已经超过74%。笔者和多位同行业资深媒体人聊过此事,有的说是央视想借机打压德系车,包括3.15晚会上曝光的大众DSG。另一位公关公司的朋友则调侃说这几家公关没做好,钱没花到位。
众说纷纭,虽然没有事实依据,但有一点不可否认,由于这几个品牌知名度很高,所以被曝光后就格外被关注。其实后来有媒体爆出不少于20家国内其他汽车公司都使用沥青阻尼片。
鬼鬼祟祟的“专家”
从节目中明显看得出,央视过多地依赖专家的意见,在节目中采访的几个专家中最为核心的一个人物叫周光亚。节目中多处引用他的原话,例如“欧美等发达国家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使用高分子环保材料和树脂材料”,“沥青是指煤焦油或石油提炼后产生的残渣,因含有多环芳烃及硫、酚等多种对有害物质”。
在节目中,周光亚的身份是中国重汽技术中心材料工艺所高级工程师。也有其他媒体对他的介绍是中国重汽技术中心材料工艺所高级工程师(退休),并称他是著名的汽车环保人士,多次呼吁沥青阻尼片的危害性。
其实这位周光亚先生,早在2010年,就因为“讨伐”沥青含毒阻尼板而登上了《南方周末》的报道。该文章作者吕宗恕告诉《汽车公社》,当时周光亚自己说已经从中国重汽技术中心材料工艺所退休,并将“讨伐”沥青含毒阻尼板的矛头对准北京嘉诚兴业工贸有限公司和吉林省吉轻阻尼板厂,指出这两家公司都生产沥青阻尼板,并提供给一汽解放、奇瑞、北汽福田等国内众多汽车厂家。而今年在央视,周光亚又再一次提到了北京嘉诚兴业工贸有限公司,指出这家公司为北京奔驰国产车型提供阻尼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