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上午,深圳交警在新洲路与莲花路口交会处的安全岛上,正式启用 " 智能行人闯红灯取证系统 "。
提起 " 中国式过马路 " 乱象,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这已然成为城市交通管理的一种 " 痼疾 ";机动车违规乱鸣喇叭不仅影响交通秩序,还影响居民正常生活……面对这些城市交通管理的 " 痼疾 "和难题,深圳交警创新性地运用高科技产品,走出一条符合现代城市发展、具有深圳特色的智能化城市交通管理新路,并在实践中取得较好成效。
" 智能行人闯红灯取证系统 " 刷脸曝光行人闯红灯
启用时间:2017年4月15日
启用地点:福田区新洲路与莲花路交会处
深圳交警推出黑科技 “人脸识别”抓拍行人闯红灯
首个“斑马线上的电子警察”设在了新洲-莲花路口,该十字路口靠近深圳北大医院、莲花山公园,早晚高峰人流、车辆密集。一旦行人有违规闯红灯的现象,“电子警察”就会捕捉到闯红灯的人脸,自动抓拍,同时该名行人的信息也将出现在路旁的电子屏幕上。
该系统主要通过视频检测到行人闯红灯的行为,深度学习人脸技术,对人脸进行实时提取和识别,自动储存闯红灯的人脸数据,并通过实时搜索比对,结合大数据运算,查找出同一个人是否有多次闯红灯行为,通过数据对接手段,核实违法人员的身份。
考虑到部分行人过马路盯着手机以及夜间视线范围较小,深圳交警还在斑马线前安装了与行人过街信号灯同步显示的地面信号灯,通过地面信号灯闪烁的方式,给行人以提醒。
" 马路机器人 " 一分钟实现隔离切换
启用时间:2017 年 4 月 14 日
启用地点:深南大道南新路口至南山路口之间
深南大道南新路至南山大道路段,是往来宝安区和南山区车辆的重要转换节点,有着显著的潮汐现象。深圳交警为了更好地疏导早晚高峰交通,在深南大道首创全国首条 "会走路 " 的潮汐车道,交警只要按按手里的遥控器,就可 1 分钟内实现潮汐车道的隔离切换。
这条“会走路”的潮汐车道创新亮点在于遥控护栏的引进,它形似普通护栏,但底部电机带动四个滑轮,只要插上电源,护栏就可以随着遥控器指挥进行横向移动,在1分钟内实现潮汐车道的隔离切换。同时还具有智能障碍识别技术,能够检测到护栏变道过程中遇到的障碍物。相比于传统的交通疏导方式,大大降低了交警执勤的风险和工作负荷。
" 声呐电子警察 " 抓拍机动车乱鸣笛
启用时间:2017 年 4 月 13 日
启用地点:盐田区明珠大道泊郡雅苑路段
首次启用的“声呐抓拍”设备位于明珠大道泊郡雅苑路段,通过利用基于声呐阵列检测的声源定位、视频检测等技术,可同时对三个车道内前后50米范围内的机动车违法鸣笛行为进行实时采集。一旦有违法鸣笛车辆被抓拍,不出两秒,其车牌号便会在电子大屏幕上显示,实现了对特定区域鸣笛车辆的实时探测、高精度定位、自动查处。
" 智能行人过街系统 " 阻止行人闯红灯
启用时间:2017 年 2 月 28 日
启用地点:南山区留仙小学附近的留仙大道一红绿灯路口
智能行人过街系统整体技术为南山交警首创,由视频采集分析存储上传系统、控制器、显示屏、闸机、语音播报和前端计算机等系统组成。该系统充分结合现有检测、控制、语音、人脸识别、自动抓拍报警、ITS等技术,在红灯亮起时,闸门关闭,将行人止步于闸门一侧;在绿灯亮起时,闸门打开,将行人安全放行。
" 拉链车 " 落户深圳成为治堵神器
启用时间:2016 年 10 月 24 日
启用地点:布吉路、文锦北路
曾火遍国内车友圈,堪称美国金门大桥安全屏障的潮汐车道 " 拉链车 " 在深圳落户。深圳交警使用全国首台快速路自动化潮汐车道 " 拉链车",在布吉路、文锦北路的工作日早晚高峰实施自动化潮汐车道的交通组织模式。自动化潮汐车道设施以特种操控车作为移动平台,是集机械、电子、流体控制与车辆技术于一体的综合系统。具体而言,其包含潮汐车道" 拉链车 " 和特制水马组合体两部分。潮汐车道 " 拉链车 " 作业速度为 5 公里 ~10 公里 /小时,可像调整“拉链”一般按照车流量随时“吞吐”为潮汐车道专门研制的水马组合体,动态调整车道宽度。不到20分钟就可完成作业,不影响其他车辆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