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视频科普的先驱——赵致真先生
我平时不太爱看电视。唯独看的是科普类节目。多年来浏览过许多电视上有关科普的栏目。大多令我失望。我不仅不敢奢望有像国外discovery,和national geography那样专门播送科普视频片的频道,就连少得可怜的冠以科普名字的节目,也很少有真正科学的内容,因为它们大半把科普办成了“猎奇”。
后来发现,有一个“科技之光”的栏目,使我的眼睛一亮。在我的眼里,它是实实在在为公众普及科学技术知识的。于是便对这位从未谋面的“科技之光”栏目的主编升起由衷的敬意。这位主编就是1985年到2003年任武汉电视台的台长赵致真先生。
赵致真先生在主持武汉电视台期间,主持制作和推出一系列科普电视作品。开辟了科技之光栏目。先后有影响深远的科普电视片《欢迎你,哈雷彗星》、《我们应该长多高》、《凯丽阿姨讲科学(100集)》、《怪坡揭秘》、《让科学的光芒照耀中国》、《当彗星撞击木星的时候》、《当我们站起来之后》、《追寻永乐大钟》、《守护敦煌》、《我们的宇宙》;长篇科普散文《我们的灵与肉》、《怎一个老字了得》等等。他多次荣获各种国家级奖项,并在拉夫伯勒、巴黎、蒙特利尔、里斯本、布达佩斯电视节上获国际奖。他是我国在电视上进行科学普及工作的先行者和倡导者,并因此被誉为“中国视频科普的带头人”。
赵致真先生,在中学时期曾经是一位热爱理科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一直向往大学的理科。命运却给他开了个玩笑,他只得学习文科,1967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即使如此,他在工作中仍然顽强地表现他对理科的热爱,把科学普及当作他毕生的追求。用他后来的话说,这不仅是一种执着的兴趣表达,更是一种责任的驱使。当他看到我们社会上发生的许多事情时说:抢盐风波、抵制PX、转基因激辩、网络上可以看到有上百万的“科学算命”的网页以及近年来发生的类似社会热点事件,使科普的重要性更加凸显。我们做科普是责无旁贷的事。
2003年赵致真先生退休了,近来他回忆时说:“我曾在电视台的欢送会上夸过海口,说我这辈子如果能有点成绩,那一定是在60岁以后做出来的。”他说:“原来是在‘文山会海’之余做科普,还能取得一点成绩,何况现在有了大块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呢!”
退休后十多年的作为说明赵致真先生实现了并且实现着自己的诺言。他率领自己的小团队,先后推出谈体育中的科学的《科技与奥运》三十五集、谈技术发明历史的《世博会的科技传奇》二十集、讲科学史的《播火录》十集,2012年创作并开播了中国《科技春晚》,2014年由北京少儿出版社出版了《神奇科学》,推出视频片《守护南海珊瑚林》等等。
我和赵致真先生是在他退休以后筹措《科技与奥运》时候认识的。从那以后的十几年的交往中,我一直关注他所取得的一个个新的成果。以我的判断,他的确达到了新的高度。形成了自己视频科普的特色。这些特色使他和他为首的团队成为一个视频科普的流派,可以立于世界科普之林。
特色之一是它优美的文字。
古语说“文而无彩则行而不远。”就是说,要让科普的视频有更广的影响,必须在视频的说明文字上下功夫。赵致真以古人说的“篇无赘句、句无赘字”为座右铭,对视频的说明文字字斟句酌。再加赵致真深厚的文科功底,所以每一部视频出来,虽然文字都朴实无华,但都句句打动人心。以至于单独把解说词剥离出来出版成书,它仍然能够成为出版物中的精品!能够把解说词单独成书又能够收到如此好的效果的视频科普片,在世界上也很难见到。
在《科技与奥运》系列片推出的同时,2008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把它的解说词单独结集为《奥运中的科技之光》出版,并且纳入《大众力学丛书》。受到读者的广泛称赞。并获得国家新闻出版总署2009年颁发的向青少年推荐的百种图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