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创事记”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文/小智、赵钰莹、张晓楠
来源:InfoQ(ID:infoqchina)
今天凌晨,华为海思总裁深夜发表内部信,回应美国管制“实体名单”事件:海思作为“备胎”终于转正,华为必当“科技自立”。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中国科技公司经历着来自美国的巨大压力与冲击,在争夺5G技术的主导战里,华为首当其冲受到最大压力。海思芯片已经来到至暗时刻,科技自立的华为能等到突围的曙光之时吗?
1华为海思总裁深夜发文:到了极限而黑暗时刻
5月17日凌晨两点,华为海思总裁何庭波发表致员工的一封信,对华为被美国商务部列入管制“实体名单”事件做出正面回应:华为海思作为“备胎”终于转正了,华为必当“科技自立”。
所谓“实体清单”是美国为维护其国家安全利益,作为出口管制的一个重要手段。简单来说,“实体清单”就是一份“黑名单”,一旦进入此榜单就表明剥夺了相关企业在美国的贸易机会。虽说企业有正常程序可走、也有脱离清单的可能,但前提是契合美国的国家安全利益和外交政策需求(由美国政府判断)。
美国商务部称,将把华为及70家关联企业列入其所谓的“实体清单”。这意味着,今后如果没有美国政府的批准,华为将无法向美国企业购买元器件,这也是何庭波写下这句话的原因:
今天,是历史的选择,所有我们曾经打造的备胎,一夜之间全部转“正”!多年心血,在一夜之间兑现为公司对于客户持续服务的承诺。
此前,任正非曾在华为Fellow及部分欧研所座谈会上就芯片研发一事发表过自己的观点,称“要将差距(技术研发)缩小到‘我们要能活下来’,以前这是最低纲领,现在这是我们的最高纲领,任何时候要保持头脑清醒,不要一点小成功,就小人得志。”
没想到,这一事关未来发展和企业存亡的时刻这么快就到来了。
2华为海思芯片史:是否当得起“科技自立”?
2004年10月,深圳市海思半导体有限公司(这就是本文提及的华为海思)正式成立,其前身是华为ASIC设计中心。
其实,华为海思并不是只研发手机芯片。根据其官网介绍,华为海思的芯片组和解决方案涵盖数字家庭、通信和无线终端等领域,值得重点关注的内容为:
目前在全球多地设有办事处和研究中心,拥有7000多名员工;
成功研发Balong5000modem,成为第一家将5G无线芯片组商业化的公司(首个基于Balong5000芯片的5G终端产品是5GCPEPro);
在全球安防监控领域,华为海思几乎占据90%以上的市场份额;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DIGITIMESResearch的最新统计榜单(统计数据来源于2018年),华为海思是全世界排名第五的芯片设计公司。
虽然华为海思的业务广泛,但最受关注的依旧是手机芯片。
2009年,华为海思推出了第一款面向公开市场的手机终端处理器——K3,这是国内第一款智能手机处理器。
2012年,华为海思推出K3V2,并打算用在旗舰手机Mate1、P6等机型上。但是,该芯片功耗过高,兼容性差,最终直接影响了手机销量。
2013年底,华为海思推出了目前最受瞩目的麒麟系列芯片的第一款——麒麟910,这是华为海思的第一款SoC(片上系统)。
2014年9月,麒麟925芯片推出,麒麟系列芯片开始被大众接受。
随后,华为海思的麒麟系列芯片一直与华为旗舰手机绑定,比如P7和麒麟910T,Mate7和麒麟925,Mate9和麒麟960,Mate10、荣耀10和麒麟970等。
根据IDC近日发布的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销量报告显示,华为出货量增长50.3%,达到5910万部,超过苹果3640万部的销量,掌握着全球第二大份额。这也侧面验证了,华为海思麒麟系列芯片的成功。
回顾中国芯片史,虽然那场著名的“汉芯一号”骗局让国产芯片研发长期无人敢投资,但不乏热衷探索的人才。比如回国创业,带领团队成功研发“星光一号”的硅谷精英邓中翰,这在当时是国内首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媒体芯片,甚至让这家公司成功在纳斯达克上市。然而,这家公司最终没有敌过高通、联发科等大厂的竞争,2017年的营收仅为联发科的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