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5月4日电 题:数字中国建设成果显著 智能化生活“飞入寻常百姓家”
新华社记者余俊杰、白瀛、颜之宏
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互联网普及率持续攀升,电子政务普惠高效,智能化生活“飞入寻常百姓家”……近年来,数字中国建设助力我国各行各业发展,呈现“处处相连、物物互通、事事网办、业业创新”的良好态势。
电子政务让百姓“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
大数据信用查询系统、在线电子税务局、电子社保卡、无纸化海关通关平台……过去一年来,一个个电子政务新应用纷纷登台。
如何让人民群众在电子政务改革中提升满意度?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以来,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成为衡量网上办事满意度的重要标杆。
居住证办理、课后延时服务、出境证件申请……在福建厦门,一款名为“i厦门”的手机App几乎囊括了衣食住行政务服务的方方面面。相较于过去在窗口单位排长龙,厦门市民现在只要动动手指,就能享受到多项“一次不用跑”的电子政务服务。
“过去查社保公积金余额,要登录相应网站,还得通过短信验证码等一系列繁琐程序才能查到,现在只要打开支付宝就可以搞定了。”福州市民周彬边说边拿着手机演示,不到10秒钟,就查到了他的社保和公积金缴纳情况。
电子政务创新改革不仅缩减了办事成本,还降低了入门门槛——即使是上了年纪的人,只要会用微信、支付宝等日常手机应用,也可以和年轻人一样轻松享受电子政务服务带来的便利。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推行网上审批和服务,抓紧建成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加快实现一网通办、异地可办,使更多事项不见面办理,确需到现场办的要“一窗受理、限时办结”“最多跑一次”。在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积极落实有关电子政务改革要求的过程中,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也随之提升。
数字经济发展如火如荼
无人机快递平台、人工智能诊疗系统、无人化超市终端、虚拟现实智慧教室……一年前的首届数字中国建设成果展览会上,一处处智能化生活场景引人入胜,闪耀着数字经济的因子。
“数字经济正在逐渐成形,我们即将进入信息技术带动经济发展的爆发期和黄金期。”中科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梅宏说。
国家网信办在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发布的《数字中国建设发展报告(2017年)》显示,2017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27.2万亿元,同比增长20.3%,占GDP的比重达到32.9%。
将产业发展与民生改善融合,是数字经济产生的重要外溢效应之一。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学家祝宝良认为,随着数据价值在社会生活充分流通,将推动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发展。
“数字经济以其成本低、效率高、实时互动分享等独特优势,为实体经济注入了新活力,更有助于造福大众。”快手科技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宿华说。
据福建省委副书记、福州市委书记王宁介绍,首届数字峰会给福州带来了很大变化,阿里巴巴、腾讯、滴滴等一些知名企业纷纷来福州投资,2018年福州数字经济规模突破2800亿元,占GDP的36%,软件企业产值达到1360亿元,占全省47%。王宁表示,福州还培育了一批优秀数字企业,2018年福州有8家企业入选中国软件百强企业,有2家企业入选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
数字背后,是创新带来的机遇。以信息技术为杠杆,我国经济结构和产业模式正发生深层次变革,供给和需求衔接更加有效,产业生态更加协同共享,产业内部、领域之间开放融通的格局也在逐步形成。
“数字经济是技术的进步,也是思维方式、商业模式、消费模式的革新。”工信部总工程师张峰说。
如今,5G网络时代已经揭开面纱,数字经济将迎来如火如荼的发展。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杰说,当前,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已经越来越多体现在经济、社会和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呈现出旺盛的生机和活力。
数字社会建设惠及亿万人民群众
近年来,我国网信事业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亿万人民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有了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