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風雲一號衛星發射前,工作人員對地面應用系統進行最后復核。
國家衛星氣象中心供圖
1988年9月8日,人民日報頭版報道我國首次成功發射一顆氣象衛星,並發回第一幅雲圖照片。
資料圖片
2018年7月,中央氣象台預報員關注台風動向。
中央氣象台供圖
日前,浙江德清縣氣象局邀請當地小學生到氣象台參觀。圖為工作人員為學生們講解氣象知識。
王 正攝
1988年9月8日,人民日報頭版刊登消息,宣布我國首次成功發射氣象衛星,發回第一幅雲圖照片,正式向全世界廣播氣象信息。
這樣一張太陽剛剛從地平線升起的雲圖照片,表明我國跨入了世界上少數幾個有能力自己研制、發射和運行氣象衛星的國家行列,有了同時從地面和太空兩方面觀測大氣的能力。
目前,我國風雲氣象衛星為全球90多個國家和地區、國內2500多家用戶提供衛星資料和產品。我國已經建立了風雲氣象衛星國際用戶防災減災應急保障機制,可以根據“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防災減災需求,為其啟動應急加密觀測,並能以良好的觀測視角和定制化的高頻次區域觀測,提供台風、暴雨、沙塵暴等災害監測預報,為各國氣象防災減災救災、生態保障作出重要貢獻。
歷史背景
1988年9月7日上午,在世界氣象組織二區協第九屆會議上,時任世界氣象組織主席、中國國家氣象局局長鄒競蒙手舉一張衛星雲圖,向與會代表宣布,它是數小時前由中國第一顆氣象衛星——風雲一號A星提供的首圖。
中國是個自然災害多發頻發的國家,自然災害給中國的發展設置了一道道障礙。早年世界上擁有氣象衛星的國家隻有蘇聯和美國。我國自主研制了接收機,國外的氣象衛星雲圖可以直接從傳真機中打印出來,應用於天氣預報。不過,這種雲圖只是單純的“黑白圖像”,並未經過定量處理,無法挖掘原始數據、反演各種氣象要素的定量和圖像產品,應用受到很大的限制,氣象衛星的研發迫在眉睫。
親歷者說
講述人:范天錫,風雲一號衛星應用系統總設計師。
1988年9月7日,北京時間凌晨4時30分,我國第一顆氣象衛星“風雲一號”,由長征四號運載火箭發射升空。當日,衛星入軌第一圈,約在星箭分離后14分鐘,廣州氣象衛星地面站率先收到幾百幀雲圖信號,並實時傳送到了位於北京的國家衛星氣象中心,這便是中國氣象衛星最早從太空傳來的信息。北京時間6時09分,衛星繞地球一周后,再次回到我國領土上空,烏魯木齊地面站接收到了第一幅可見光雲圖。在場專家們分析認為:照片圖像清晰,紋理清楚,層次豐富。
這張照片凝聚著廣大氣象工作者的努力。衛星從太空中拍攝、收集的數據需通過地面接收站接收,並實時把數據傳送至國家衛星氣象中心,迅速處理成各種定量產品和圖像,發送給眾多用戶。1978年,經國務院批復,確定成立北京、廣州、烏魯木齊三個氣象衛星數據地面接收站。選站小組為測量電磁環境,向國防科工委26基地借了一套從日本進口的儀器,用時兩年多,在三地往返測量奔波,最終確定站址。當時條件比較簡陋,建地面站時,地下電纜、電話線都是從其他單位要來的﹔排水溝是大伙兒合力挖出來的﹔一米粗的管子,也是自己用汽車、馬車拉過來的﹔裝卸車時,大伙兒都去干,有時候家屬也上﹔有人又當電工,又當水暖工,趴在地上安裝水泵。
地面接收站有了,接收到的數據如何處理是最大難點。1979年,美國氣象衛星大氣探測權威比爾·史密斯訪華,向我國推廣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開發的一套氣象衛星探測資料處理軟件。此時研究氣象衛星資料處理的科研人員,已經在過去近10年的探索中掌握了大氣輻射傳輸理論。而這套程序,給他們提供了完整的高水平教材,以學習和開發衛星資料處理軟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