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级后的“相互宝”、e互助、水滴互助等对保险而言,有望做一次国民级的保险意识普及。
2019年1月7日,“相互保”对外公布了第二批通过核查的互助申请,三名因意外导致重伤的成员将分别得到由其他成员共同承担的30万大病互助金,所有参与者每人需分摊约0.14元。
互助金90万,加上10%管理费,“相互保”第二期共需99万。按此计算,约707万人参与了分摊。与预约阶段就超千万的用户相比,其用户明显在缩水,原因还得从“相互保”推出时说起。
去保险
“相互保”是2018年10月16日,由蚂蚁金服、信美人寿相互保险社联手推出保险计划,满足条件的用户无需交费可加入,加入后如遇重大疾病可享互助金,费用由所有成员分摊。
“保险公司+流量平台+互助形式”的组合迅速引发保险界大规模讨论。看好者有之,认为这是保险的创新;看衰者有之,认为“相互保”规则不明,和保险不是一回事。
一个多月后,“相互保”宣布升级为“相互宝”,一字之差背后是信美的退出,该保险公司不再作为新“相互宝”承保主体。
互助保险源自于17世纪初欧洲工业革命的早期,大量工人工作在恶劣的环境里,伴随着疾病、工伤和死亡风险,但缺乏保障。于是工人之间自发组织救济,互济互助思想就此萌芽。
20世纪左右,相互保险步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英国出台《1856年相互保险法》;德国、日本1901年便确认相互保险公司的组织形式;从1900开始,美国有多家股份制人寿保险公司都推出互助业务,比如大都会人寿、宝德信人寿等。
根据国际相互与合作保险组织联盟(ICMIF)2016年统计数据,全球相互保险保费收入1.3万亿美元,占全球保险市场份额的26.8%。相互保险在法国、德国占比接近50%,日本、美国占比也有近40%。
发达国家相互保险的发展程度普遍高于发展中国家,作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相互保险在中国仍处于起步阶段。2016年6月份保监会批建了信美人寿相互保险社、众惠财产相互保险社、汇友建工相互保险社等3家相互保险社,这意味着国内首批3张相互保险牌照顺利下发,相互保险在中国有了合法地位。值得一提的是,蚂蚁金服是信美人寿相互保险社发起单位之一,持股34.50%,也是最大股东。
即便如此,在某些具体业务的开展上,相互保险依然走在监管边缘。
退出“相互保”事件中,信美对外声明称受到监管部门约谈指导,不能再以“相互保”的名义销售其团体重症疾病保险。对比升级前后,“信美相互承保”字眼的消失、条款协议的更改,都说明了“相互宝”不再是保险产品。
左:相互保;右:相互宝
类似命运的还有京东数科与众惠财产相互保险社推出的京东互保,该产品在2018年11月13号内测上线后,14日便找不到入口。官方称回应称京东互保只是灰度上线测试,后续会进行用户体验升级,待全部完善后再正式发布,已参加的会员保单继续有效。
入互助
升级后的“相互宝”被定义为支付宝上一项互助共济服务,原用户可一键迁移至新计划中,享受的保障不变。去掉保险的内涵,“相互宝”、京东互保强调的互助分摊模式和国内其他互助产品高度类似。比如康爱公社、e互助、水滴互助、轻松互助、夸克联盟等。
其中康爱公社(原名抗癌公社)成立于2011年,宣称是众保模式的首创者。开创了基于小额互助的均摊式众筹模式,帮助加入成员筹集最高135万的医疗费用。健康时加入,成为社员后,如果不幸公社保障范围内的大病,其他成员将均摊小额资金。到了2014年,各种网络互助平台陆续崭露头角。
来源:零壹财经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需要指出的是,康爱公社、e互助、水滴互助、轻松互助、夸克联盟等互助平台均有不同的细分互助计划,上表格只列出其中一项。值得一提的是,截至2019年1月18日,水滴互助会员已经超过6400万,在所有互助计划中首屈一指。
各互助计划细分名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