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电影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步伐,艰辛探索,砥砺前行,以其特有的影像叙事魅力和大众传播方式,记录着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抒写着中国社会面貌的沧桑巨变。同时,电影事业和产业作为国家改革开放的一个组成部分,坚持全战线、全方位、全系统不断深化的改革开放。
党和国家始终关心电影事业和产业的发展,推出了符合电影发展规律的一系列政策,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坚持解放电影艺术生产力,开放和扩大电影市场,国有和民营电影企业在市场上竞相迸发,实现创作生产资源的优化配置,使电影生产数量和票房收入逐年增加,电影作品质量不断提高。
中国电影始终秉承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和民族化的美学原则,注重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又逐步探索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新主流电影——“主旋律电影”。
恢宏构筑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新中国电影从一开始便以表现革命历史题材为主体,有着光荣的创作传统与经典力作。上世纪80年代,随着思想解放突破了束缚创作思维的桎梏,陆续出现了《归心似箭》《小花》《今夜星光灿烂》等一批表现革命战争中美好人性与情感的作品,同时开启了表现革命历史重大题材的创作实践。1978年拍摄的电影《大河奔流》,首次出现了毛泽东、周恩来领袖人物形象,深受广大人民群众欢迎。著名导演汤晓丹和成荫先后执导拍摄了《南昌起义》和《西安事变》,达到了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相结合,文献价值与艺术价值相统一,为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创作奠定了基础。1987年党中央批准成立“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影视创作领导小组”,各电影厂先后推出了《开天辟地》《巍巍昆仑》《开国大典》《孙中山》《周恩来》《百色起义》等一批气势恢宏、人物丰富、情感真挚、激励人心的电影作品。其中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大决战》堪称中国电影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在中央军委统一指挥下,调动了13个省市、5大军区和各军兵种,近百万群众和部队指战员参与拍摄影片。《大决战》与后来拍摄的《大转折》《大进军》形成三大系列革命战争历史巨片,全景式地展示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关乎中国两个前途、两种命运的生死决战,建立新中国的历史进程,为后代留下了珍贵的革命传统和红色经典教育的形象教材。
中国加入WTO之后,电影产业竞争升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的创作拍摄也不断创新,在内容创作、制作手段、特效技术等方面提升了影片质量,增强了观赏效果。不仅配合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及重大节庆活动献礼放映,而且自觉参与市场竞争,赢得观众口碑,如《建国大业》《建党伟业》《建军大业》三部曲和《太行山上》《周恩来的四个昼夜》《百团大战》等,收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的成绩。
革命历史题材是电影创作的一座富矿,蕴藏着中华民族饱受苦难却百折不挠、英勇奋斗且追求幸福的梦想,既彰显着激情澎湃的革命精神,又饱含着深沉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无论从美学视角还是历史的宏观层面来看,革命历史题材影片所具有特殊的认识、教育、审美功能,都是其他题材作品难以替代的,具有恒久生命力。
艺术呈现中国人民的价值坐标
“祖国是人民最坚实的依靠,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歌唱祖国,礼赞英雄从来都是文艺创作的永恒主题,也是最动人的篇章。”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代表人民奋斗精神的经典英雄模范人物,成为一个时代的文化标识。中国电影人以社会责任感和饱满的创作激情,创作出一大批表现英雄模范题材的优秀影片。
1990年拍摄的电影《焦裕禄》堪称描写英雄模范人物的经典作品,凸显了党的好干部焦裕禄一心为人民服务的高尚情操,成功塑造了一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民公仆形象。此后,几乎每一年都有表现英雄模范的电影作品推出,从《孔繁森》《蒋筑英》《张思德》《郑培民》《任长霞》《袁隆平》《邓稼先》《杨善洲》《郭明义》,到近几年拍摄的《钱学森》《兰辉》《邹碧华》《李保国》《黄大年》等。这些表现英雄模范人物的电影作品,尽管拍摄手法和艺术风格不尽相同,但电影工作者都将真心真情自觉投入到创作中,热情讴歌时代英雄模范,艺术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特别是在加强全民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发挥电影这一具有普及性的精神文化产品艺术滋养、润物无声的引领作用,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出了重要贡献。